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
对牡丹江农科所10个决选粳稻品系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的分析,在选择强度相同时,对单株产量直接选择的效率比通过其他性状间接选择效率高,单株产量与穗长、株高、单株穗数、千粒重的相关遗传贡献率均大于70%,说明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成分引起的,环境造成的相关变异很小,千粒单株穗数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营养面积对大豆冠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I-110植物冠层分析仪,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营养面积的大豆群体冠层指标参数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倾角(MLA)、散射光透过系数(TD)、直射光透过系数(TR)和叶分布进行测定。经过分析,不同营养面积所形成的冠层的指标参数是不同的,随着单株营养面积的减少,LAI逐渐增大;平均叶倾角先增大后减少;散射辐射和直射辐射逐渐降低,但是散射辐射始终大于直射辐射;叶片分布密度增大。单株营养面积大,所形成的冠层会给大豆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产量因素的形成;单株营养面积小,所形成的冠层郁蔽,限制产量因素的形成。图2,表3,参15。  相似文献   
4.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游鹤庆段退耕地人工恢复植被(川楝 Melia toosendan)初期的(1~4a)生物量以及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楝对干热河谷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早期生长良好、郁闭度高、积累的生物量大.但不同坡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南坡上的单株以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干重均较北坡高;南、北坡上川楝的单株、干、枝、根生物量分别为(25.246±0.586)kg、(14.986±0.203)kg、(4.634±0.212)kg、(5.626±0.223)kg和(16.580±0.206)kg、(8.544±0.087)kg、(2.895±0.067)kg、(5.141±0.074)kg.在单株及各器官含水率方面,南、北坡上川楝人工林除了根部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部分差异均不显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川楝林的种植改善了退耕地中植被的生长环境,林下植被多样性及丰富度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优质稻宁粳27号是永宁县种子公司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特种水稻研究室引进的育种材料,经反复系统单株定向选育于1997年育成。1998年开始在灌区永宁县及其它县市示范推广种植。2002年3月5日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宁粳27号,1998——2004年累计在区内外推广种植总面积80.8948万亩,其中宁夏引黄灌区累计推广种植总面积70.0948万亩,  相似文献   
6.
测定恩施州引种的15个杨树无性系生物量,以本地响叶杨为对照(CK),对茎、枝、根三部分及全株总量的干鲜重,进行不同品系间的差异分析和单株生物量平均广义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间在α=0.05的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以树干干物质和全株干物质计,参试的杨树无性系中,常绿B、辽河杨103、MD21、DD375、MD26、常绿A、和MD19、意杨82、中林2030、MD20等10个无性系高于对照,但大小排序不完全相同;被测试的8项指标中,根干重为中等重复力性状,其它7项指标重复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分析不同红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对20个红花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证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二级分枝数分枝长度一级分枝数茎粗顶花球直径株高第一分枝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茎粗、一级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百粒重为影响单株籽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发现,百粒重、一级分枝数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当控制茎粗、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单株有效果球数的基础上,将提高百粒重、一级分枝数作为红花品种的主要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相同行距(15cm)不同株距(10cm、15cm、20cm、25cm)和相同株距(15cm)不同行距(10cm、15cm、20cm、25cm)的二种种植方式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豆的产量先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密度达到15cm×15cm时,产量最高,密度再增加(15cm×10cm或10cm×15cm),产量反而下降;瓜尔豆的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单株有效花序数、单株产量等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当降到行株距为15cm×20cm或20cm×15cm时,这些指标均达最大值,当种植密度进一步降低,达到行株距为15cm×25cm或25cm×15cm时,这些指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西昌地区玉米杂交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30个玉米杂交种的株高、百粒重、穗行数等12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穗重、行粒数、穗粗、百粒重、穗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3、0.70197、0.70007、0.65396、0.52793;而穗重与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长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依次为穗重>穗长>行粒数>穗轴粗>穗行数>穗位高>百粒重>穗粗>穗位叶宽。因此,在西昌地区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长和行粒数,提高穗位高和穗位叶宽,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是获得玉米高产的科学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