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朱广菁  仪文 《科技潮》2002,(1):11-13
沿着时空隧道进入了2002年,人类探索宇宙的新进展、利用空间的新成就,以及天文学与地学、生物学综合研究获得的长足进步,使国内一切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都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充满了强烈的期盼。期盼它无论从硬件到软件,早日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期盼它能有跨越式的大发展,于是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潮流开始越来越急切地呼唤北京天文馆新馆……  相似文献   
2.
赵静 《科技潮》1994,(4):20-22
人们都在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许多从事科技工作的单位却发现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时,他们陷入困顿。安稳的局面打破了。他们面临种种挑战和考验。捷足先登的姣姣者固然也有,许多的单位却举步维艰。求生存已属不易,求发展更为困难。设备要更新,设施要优化,人员要改善生活,各项事业要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还要加强科研。建立中试基地,建设产业化的装备和条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13,(11):24-25
“凌”是侵犯、干扰的意思,“日凌”即太阳侵犯、干扰之意。对此,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解释道,“日凌”是太阳在每天的东升西落运动中,当视线上靠近同步通信卫星时,发射的射电辐射对通讯卫星信号的干扰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4,(12):56-56
独具特色的建筑语言作为当今世界最具特色的北京天文馆新馆建筑,设计者将其设计成一个表现相对论、弦体理论等现代天体物理学油象理论的舞台,新馆也因此成为浩瀚宇宙的缩影,具有了神秘而深邃的气质。  相似文献   
5.
科技资讯     
《青年科学》2010,(10):42-43
外星人看不上地球资源 今年。杭州、新疆、四川等地多次出现不明飞行物事件,外星人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认为,外星人肯定存在,能造访地球的外星人,其科技发达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不会觊觎地球资源。  相似文献   
6.
一头黑色的卷发,一脸灿烂的笑容,一副淳厚的形象——这就是有着天文学博士学位的“天文爱好者”朱进。2010年,在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调入北京天文馆担任馆长职务、工作性质由原来的科学研究转变为科学普及的第8个年头,他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7.
张博 《科技智囊》2011,(6):76-81
据有关媒体报道,随着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称天空近日将出现水、金、木、火、天王和海王“6星连珠”的天文异象,“末日论”又被热议。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对此表示,此前也曾有“9星连珠”、“十字架”等天文现象被热议,但严格地说,“连珠”本身尚无界定,也未明确是从地球、太阳还是从太阳系外观测,将“连珠”与末日相联系,更是一种“瞎说”。经观测,目前虽然水、金、木、火4星确实挨得比较近,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在慢慢靠拢,但并非在一条直线上,差得还有点远。据朱馆长解释,每颗星星都沿椭圆形轨道在绕太阳转动,有的周期需要好多年,因此,6颗星都赶在一块儿并不容易,确实少见,约为百年一遇,明年将不会再现。  相似文献   
8.
1957年10月的北京是美丽的,10月7日的夜晚是难忘的,因为周恩来总理在日理万机之余来到刚刚开幕的北京天文馆,视察天文馆的科普工作。我有幸参加了周总理在天文馆视察的全过程,成为我难忘的人生经历。深夜,周总理来了。他下车后就边走边问,问我们能看到哪些星星?我向总理介绍了当晚的星空情况,还告诉他馆内还有一座小天文台,安装着一架性能不错的天文望远镜,现在正进行第一轮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观测,我问总理是否去那里用天文望远镜观星?总理表示不要影响他们的工作,后来我们就在一片空地上,总理举起随身带来的双筒望远镜,十分认真地向星空…  相似文献   
9.
科技界声音     
正天文学是最纯粹的基础研究,以好奇心为出发点,只是想知道地球以外的东西。当你抬头看到一颗彗星,或者突然看到横跨天穹的银河时,会从内心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仰望星空,可以特别投入,特别忘我。——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中国青年报》[2014-06-23]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天文学这个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学科从未走出大众的视野。随着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热映,很多人开始关注虫洞、黑洞、相对论等"高深"的概念。而欧洲太空局的菲莱着陆器在彗星的成功登陆,更是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你是否也对天文学产生了好奇?现在就跟着我们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探寻天文学系的秘密吧!在没有云、没有雾霾也没有过多光污染的地方,夜幕降临后抬头仰望,就"最不关心现实"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