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时具有多重身份,是劳动者,是文明播撒者,是园丁,更是教育者。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以满腔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劳动中,并力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使之成为文明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应当始终站在比学生"高"的高度,欲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贮满一桶水;做到与时俱进,淘汰过时的知识和方法,接纳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新课程。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07,(4):6-6
<正>高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这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国民经济必须转到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也是现代大学功能的本质性要求和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珠三角经济区域背景中发展的分析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其基本结论为:社会经济是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发育发展程度和需求拉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而有效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教育机构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得到了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呈现共生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隐私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隐私权,是劳动者所享有的基本人权,它包括劳动者隐私隐瞒权、劳动者隐私利用权、劳动者隐私维护权以及劳动者隐私支配权.保护劳动者隐私权有利于实现自由的价值、秩序的价值以及维护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相比之下,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排在后端,例如湖北和福建分列第31和第32,这也体现出地区间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性。而上海则实现了高新技术服务业的有效发展,就业人数由上年的第11名上升至第八。与传统服务业不同,高技术服务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极化特征,它表明每个国家倾向于有一个为高新科技服务的"中央极"地区。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带来的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将加速工业企业产品品质和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引导生产要素向合理化、集约化的方向进行配置。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劳动者素质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行业劳动者素质的分析,提出促进城镇化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职工"过劳死",以及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精神损害是否一律认定为工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是否认定为工伤不仅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更要有一个统一的工伤认定原则,即事故的发生是否"与工作有关",凡是"与工作有关"就应当认定为工伤,反之,则应以非工伤处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各种才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筹备和经营各类企业或成为个体劳动者,这是一条于己于国都有利的就业道路。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从2000年的107万,增至2009年的710万,数量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
个体劳动者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吸收接纳国企下岗职工起着促进作用。在社会保险政策设计时,把社会保险政策置于重要目标的考虑范畴,最终的方案是照顾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对社会保险公平性认识不足,一些针对个体劳动者的政策与单位职工是不一致的,这种政策影响了个体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制定社会保险政策应以全社会劳动者的权益为基点,以公平原则为基础,制定对所有劳动者一视同仁,无所偏倚的社会保险政策,以期更多地促进个体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更好地促进第三产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29日,由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与此同时,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