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40年代,加缪《局外人》曾经在二战后欧洲的青年人中激起强烈共鸣。莫尔索冷漠、孤傲的形象既是对社会的否定,也是对荒诞现实的反抗。90年代,面对中国价值失范、人欲横流的现实,先锋小说家北村在《孙权的故事》中对自我和社会进行了双重批判,并在批判中导向一种截然相反的对神性的皈依。本文拟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分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环境和矛盾,也都有自己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是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人熟知的。《局外人》作为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既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孤独无援的处境,又反映了人在不合理的,充满敌意的世界里的荒诞感受。 从《局外人》产生的时代背景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科学理性引发的乐观自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经济危机、法西斯的残暴、世界大战等社会疾病使得整个欧洲大陆笼罩一层悲观、失望、孤独、绝望的气氛。存在主义哲学正是资产阶级文明遭到严重冲击的产物,它作为危机时代的反映被称为危机哲学,曾经给人们提供某种可靠保证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精神的保证纷纷瓦解。这一时代也是尼采所谓“上帝之死”的时代,旧有的神性根基已经打破。人们终于意识到,在一个混乱、崩溃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才可以依靠,人的本  相似文献   
2.
加缪之所以饮誉于世界文坛,是与其以独特感受世界的方式描摹并刻画着"疏离"、"荒诞"、"反抗"、"自杀"、"自由"与"正义"等重大主题的戏剧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更需引起关注的是,他以高瞻远瞩的视域警醒地审视着当下人类现实的处境,强有力地明示了己身存在意义所隐含的生命意识——"活得最好"与"活得最多",隐然导出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潜、凝现着的种种生命精神与真实存在,势必给人们以可贵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3.
《卡利古拉》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早期戏剧作品,这部作品中对白的开放性和意义的多元也使多种角度的解读成为可能。《卡利古拉》毫无疑问涉及到了自由的问题。卡利古拉所理解的自由和舍雷亚眼中的自由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是整个戏剧矛盾的基础,而卡利古拉之死标志着矛盾的解决。因为卡利古拉对世界荒诞的体认,也因为他自愿赴死的牺牲精神和加缪对他给予的同情,使他成为了所谓的荒诞英雄。  相似文献   
4.
加缪认为,"荒诞"是人与世界唯一本质的联系。在荒诞的世界中,人存在的意义变得虚无。当人们清醒地认识荒诞时,荒诞就开始了。人与世界、社会以及自身的对立和冲突,使人处于绝望和荒诞之中。他主张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困境,面对荒诞通过反抗去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世界和人生赋予意义,在强烈的悲剧情景中实现对荒诞的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俄国的斑疹伤寒抵挡了拿破仑的长驱直入,拿破仑自己屁股上的痔疮,则使得他终究不能称霸欧洲,关键时刻的某个小毛病,或许真的足以令世界历史的进程发生戏剧性的改变。埃博拉病毒继续肆虐,弄得全世界人心惶惶。想起好些年前的非典,忽然觉得有时疾病就像是一种提醒———提醒乖张的人类,这世界未必总是由我们做主。  相似文献   
6.
以叙事学与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切入点,从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批评方法人手,从小说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视角、自南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反因果链接的情节序列、反讽型的故事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加缪《局外人》中的殖民叙事。加缪在二战后西方殖民主义陷入困境,而亚非拉反殖民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洪流面前,只能通过《局外人》隐蔽地表达作者虽同情阿尔及利亚,但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所以《局外人》不单单是存在主义哲学诗性彰显的杰出文本,而更是殖民主义政治的潜在同谋和一曲为欧洲殖民主义招魂呐喊的挽歌。  相似文献   
7.
鲁迅和加缪在生活经历、身体状况、思想渊源及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这是他们思想契合的内在因素.这些契合之因促使二者面对荒诞和绝望时都选择了反抗,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鲁迅和加缪的反抗的归宿和表现形态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面对绝望和荒诞,鲁迅和加缪都主张正视生存困境,并诉诸于反抗的行动去赋予无意义的世界以意义,其人生哲学都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由于二人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加缪的反抗最后走向纯粹的抽象,而鲁迅的反抗则始终具有历史具体性。  相似文献   
9.
加缪的《局外人》显示了对荒诞的彻悟,以一种冷漠,沉默,无所谓的方式,凭着心灵的绝对真实与荒诞社会作对抗,是对荒诞社会彻底的否定和强烈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加缪之作在荒谬与悲观的外衣下,蕴藏着极其深沉、冷峻的乐观主义因素.重新审视他的几部重点作品,可见深蕴其中的"严峻的乐观主义"思想风格及其发展与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