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77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系统科学   693篇
丛书文集   2969篇
教育与普及   16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23篇
现状及发展   377篇
研究方法   6篇
综合类   67510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684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798篇
  2015年   1637篇
  2014年   4507篇
  2013年   4185篇
  2012年   5508篇
  2011年   5891篇
  2010年   5447篇
  2009年   5889篇
  2008年   6313篇
  2007年   6156篇
  2006年   4243篇
  2005年   3598篇
  2004年   2912篇
  2003年   2725篇
  2002年   2595篇
  2001年   2309篇
  2000年   1790篇
  1999年   1162篇
  1998年   844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97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儿科技》2021,(5):40-40
自2007年以来,“崇尚科学爱我中华”全国少儿书画大赛暨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14届,历届均得到少年儿童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欲。  相似文献   
2.
王炜 《今日科技》2021,(9):45-47
本文在科技成果管理和创新联合体运作机制研究基础上,阐述了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及其四个阶段和四种形态,分析了创新联合体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创新联合体在科技成果管理中的双向通道模型和接力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国民经济目标.农业现代化技术作为检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创新发展更是推进"十四五"时期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的关键举措.但同时,"政出多门、落实不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濒临极限、作物产品周期性滞销与紧缺循环等现实问题,对农业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参透"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方向,可重点从动力支撑、运作基点、资源基础方面围绕技术进步寻找突破,持续提升农业竞争力与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时代下,创新扩散的模式和机制正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变化。鉴于此,本文对数字经济中的创新归纳出信息数字化、组织网络化、用户参与化等特征,基于察觉-动机-能力分析模型对创新的扩散机制进行过程建模,并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分析创新扩散。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创新扩散的网络分布不均匀性增加,引起信息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扩散的快速迭代;组织网络化带来产业组织在多个层面的集聚,拉近了企业之间的创新距离;用户参与化使得消费者成为创新的贡献者,增加了创新参与者的数量,企业也因此能够更为精确地捕捉用户需求。数字创新中的三种效应共同作用,改善了技术扩散的速率和规模。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相伴的是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作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科学创新的发展经验能够代表国家在改革浪潮中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开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提出,促进了广东省科技创新事业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目前已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发生地,甚至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领先全球.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省科技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政策、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创新与科创平台建设、企业发展等领域分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征、优势以及独特的做法,以期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余卉  王麟 《安徽科技》2021,(6):16-17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安徽各地市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切入口.抓住自贸区的发展动力,需要各地市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特点,制定各自的特色路径.文章以淮南市为例,分析各地市借助自贸区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淮南市如何借助自贸区进一步实现自身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思考,提出了淮南市借助自贸区融入长三角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专业化众创空间是在众创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务于产业细分领域、高度专业化、重点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种新型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创业高度活跃,专业化众创空间不断探索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在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盘活科技创新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北京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的情况和特点,总结提炼了几种典型发展模式,分析了专业化众创空间对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目前北京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融合是科技经济融合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包括产学研融合在内的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化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具备良好条件.本文概述了科技经济融合的六种基本组织模式及未来我国加强科技经济融合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联合体的5个路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网络调查、电话咨询、实地访谈和文献计量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北京地区主要科技查新机构的基本情况,从管理制度与规范、信息资源建设、收费标准与时间、查新业务与拓展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协同、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查新服务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科技查新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解读,指出了北京地区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推动该地区科技查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金融机构面临的数字化转型环境包括3个方面:一是大数据走向跨界融合;二是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三是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了新型连接关系.基于以上环境分析,文章认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业务与技术融合,需要在机制、组织、架构、人才和文化层面实行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