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鲁迅先生写人,特别强调“画眼睛”,因为省俭。但他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的有关头发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他的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发愤书”说在唐宋时期的新发展。以韩愈的“不平则呜”、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影响最走。陆游、辛弃疾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给“发愤书”说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回忆的诗学     
从诗学的视角看,"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可以落实于"回忆与艺术"的话题,它所涉及的是创作实践的成功奥秘,其核心问题也就是生命记忆与审美体验的关系.回忆让我们从生命沉淀中汲取最为精华的东西,也有益于创作主体返朴归真拥有生命的本色.通过对回忆诗学的把握,我们能够对艺术创作实践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浅谈当今现实主义油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枚泓  刘林 《科技信息》2009,(20):213-213
现实主义作为绘画的一种艺术思想,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现实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现实主义者理论和观点借以产生、发展的一套假定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发愤书”理论在清代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1.鲜明的时代性。清初,许多作家借“发愤”说发民族之义愤;鸦片战争以后,发仇恨帝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之感情。2.范围的拓宽。不少作从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把它应用于小说创作中。3.“发愤”之作冲破“中和”思想,表现出与世抗争的精神。清代发愤说,对“五四”以后的新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旋律文学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逐步形成的。伴随着主旋律文学理论的萌芽、生长、正式提出到深化,主旋律文学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