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20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想致富,学技术”。眼下,河南省汤阴县农民白天在田间辛勤劳动,晚上去化大院或农校学习技术,农村出现了农民争先学科技知识,当致富先锋的新气象。目前,该县已有2万多名农民掌握致富本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显身手,成为汤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06,(12):29-29
山东部分地方的农民养奶牛时,如果怕风险可以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给予40%的保费补贴.近日,农业大省山东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并对参保农户进行保费补贴。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6,(9):32-32
抢收麦秸成为今年河北石家庄市农民麦收新现象。随着该市小麦收获接近尾声,昔日曾被一把火烧掉的秸秆已经使这里的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全民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为了这项伟大战略任务的完成,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科普期刊要自觉承担起支农惠农信息传播的重任.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入采访报道,拓宽服务领域,精诚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报刊宣传实务的经验,试述新形势下农业科普报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服务     
《科技潮》2008,(9)
帝斯曼在京展示运动创新成果本刊讯8月7日开始,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专业公司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农展馆"荷兰之家"展示多项运动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者在收集整理有关专家培训资料、有关论著及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中的优质小麦生产环境、优质品种基因和优质栽培技术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共临沧市委提出了“提高人均富裕度、改善人的居住质量、优化人的创业环境”三个核心指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的小康目标,并在总结以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作出了大干泡核桃产业的决定。云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三个核心指标如何来提升?小康目标如何来实现?1万元的收入靠什么来支撑?笔者认为:核桃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和产业,  相似文献   
8.
《定西科技》2007,(2):44-44
入春以来,我市大部分县区降水偏少.土壤墒情较差,各地农村采取多种措施抗旱保苗夺丰收。  相似文献   
9.
胡月 《河南科技》2007,(8):42-42
1.购买汽车、农用车等交通工具搞运输。这在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的乡镇无疑是一种投资好方法,但货源要相对固定、充足,最好自己掌握驾驶技术、懂管理,行车要注意安全。必须加入保险,以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市过程中必须出现农民的失业问题,东莞也不例外,本文从东莞农民面临的失业问题出发,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耕地迅速减少,外地来工的竞争,本地农民文化低下,以及耕地集中使用等,为了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本文认为应鼓励农民从专业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农村非的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