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手机短信修辞文本独特的建构方式主要表现为跳跃式和分行式两类。使用这种文本建构方式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现代化的手机短信服务功能的完善性为他们提供了使用的可能性;二是年轻人为了满足个人的标新立异心理;三是为了省时省力。新颖的建构文本方式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享受,但同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有待继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本文主要就英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进行探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讽喻、换喻和提喻。  相似文献   
3.
《郑文贞修辞文集》是著名修辞学家、厦门大学郑文贞教授在我国修辞学领域拼搏40多年的成果结晶。本书突出显示了作者在以下领域的探索成就,于修辞学界独树一帜:(一)率先揭示了修辞格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二)率先对“段落修辞”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三)有关篇章修辞的论述特色鲜明,系列性强,颇具说服力。文贞先生的研究经验值得总结,它对我国21世纪修辞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舒 《科技信息》2008,(1):227-227
茨维塔耶娃的俄罗斯情结在侨居中化作了失去祖国,孤独无依的悲惨声音。对祖国的怀念成为她创作中的主题。本文试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对诗歌《Тоскапородине!》进行分析,品味她的诗词,揣摩主人公变化莫测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她的痛,还有她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开始注意到除"情""理"之外,"势"即修辞者通过确立自己相对于受众的独有的信用和权威,对受众进行说服。总统就职演说辞作为身份地位特殊的人,运用隐形的特殊修辞资源进行演说,运用"势"方面具有相当代表性。本文仅通过美国总统布什第二次就职演说辞中应用到的特殊修辞资源--"势"展开简短分析,以此展示"势"的不同修辞力量。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节假日来临,对商家而言意味着一个商机的到来。要想在激烈的促销的活动中脱颖而出,商家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出奇招而制胜。文章尝试从接受修辞学的角度分析促销活动所蕴含的修辞接受策略。  相似文献   
7.
8.
丘仲辉 《河池师专学报》1992,12(4):27-34,89
罗嗦、重复是语言表达之大忌;首语反复则是有意识地在文章句、段前重复使用某些关键的语言成份,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达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和强调之目的。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语言中,首语反复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因此,本文就英汉首语反复的形式、运用及其产生的修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隐喻产生有三大因素:语言、社会、认知。从语言角度看,隐喻的生成除修辞作用外,还有语言本身表达力不足的原因;从社会因素看,政治、经济、科技、化等是隐喻生成的动因;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生成又与人的思维、大脑、心理等密切相关。隐喻的生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作用和互相联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头韵     
张健 《科技信息》2007,(26):143
本文主要阐述头韵的定义,举例说明头韵在各种文体中的使用,通过实例感受头韵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