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还行么?或者说中医曾经行过么?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中医与中华文明相得益彰,孕育了像神农氏、扁鹊、李时珍等医学巨人。因为传承困难等诸多因素,中医遭到的误解、曲解和歪解数不胜数。说中医不行的人不是被庸医所骗,就是对中医缺乏深入的了解。心口相传了数千年的成果经验,总不该被我们的一次经历就完全否定了吧?你对中医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觉得中医不简单,同时你也会对中医充满希望——还记得SARS肆虐中国的时候,北京的大小药店门前都排满了买中药的队伍。据说,喝中药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被传染的风险。那浓浓的实在难以下咽的汤药就那…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明。中国古老明得以绵延传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方面不应该忽视,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为中华明的传承培养了为数众多的灯火薪传。读了姜维公教授的《汉代学制研究》一书,便给了我这样强烈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正远自印度,近自中国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都在为几千年来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贡献素材、玉材和器型。泱泱中华,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罕有一种文明能够像中华民族一样绵延不断,流传至今。在她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其开放、包容的特性,逐渐从文化中心向周边扩散。历经了春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医学的演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做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份的中医药科学,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推至上古神学的高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不可或缺的高端学科。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农业文明生态环境之中,所以中医药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的高低等量齐观:在有文字记载的华夏文明史上,上承各种冲话传说和上古史明典籍之神奇,下与现实农业牛产和农业文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甚至几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考古被称为翻阅无字天书,文物无语地承载着多少文明。当我们用眼去触摸那些精美的文物,用心去感悟其无语的交流,就会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面对新于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6.
受群山限制,局促在一种"马刺型"(冂)地理区间的南流江水域,历经"腹地(桂东南)——港口(北部湾)"间的长期互动,在岭南旧有的"腹地(西江)——港口(广州)"文化发展模式之外,营造了独具一格的南流江本土文化。特别是,在南方稻作文化、佛教来华、妈祖入桂、移民实边与民族融合等多方面,南流江流域文明发展史并没有做成"西江文明史"的一个附属分支;相反,南流江流域文明史恰好就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在岭南地区的深度演绎。目前,它又是构建"北部湾文化"必不可缺的有机部件,更是推进广西现代化进程赖以探寻的"区域文化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是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遍布北京城内外.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物质体现.1998年,北京市教委批准了我们的一个科研项目:<北京文物古迹旅游>.经过几十位作者几年来的共同努力,这套丛书即将由中华书局公开出版发行.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这套丛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综合概括了各分册的要点,特对北京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8.
本书在跨文化迁移与异质文化传播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异质文化的融入是重大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在这个观点的统摄下,又设置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融入"这样一个命题。在这个命题中提出"汉唐融入了有活力的异质文化","唐代以后中华文化所融汇的有活力的异质  相似文献   
9.
严燕 《安徽科技》2011,(11):42-44
古典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文化艺术瑰宝,既可以让后人领略华夏文明的精华,继承先辈们的传统,也让后人倍感自豪。然而如今古典文学作品却正面临一场捍卫自身尊严和民族利益的知识产权保卫战。  相似文献   
10.
郑向恒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其游记散文表现了她对中华古者文明和民族命运的深厚热爱和关切之情,显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家国之思。风格自然、亲切,语言简炼、朴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