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清朝反动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新三民主义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革命热情,在国共两党领导下,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阎反动统治;新三民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各族党派所坚持、所发展、所实现,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始,与三民主义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始终伴随的重要理论课题,三民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无从回避的对象。随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政治实践中的角力,马克思主义对待三民主义经过了接纳、否定、吸收、超越的几个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从实践与理论上对三民主义的利用、吸收、改造中使得马克思主义走上中国化的道路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它启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使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同步进行。同时,监督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全国性的考试制度,确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建立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4.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思想的核心,1905年孙中山提出旧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旧三民主义有很大缺欠,不能完成民族,民主,民生的革命任务,1924年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了飞跃发展,有重在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抗战时期,赵友培以倡导三民主义文艺著称,曾试图从批评中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创作纲领",并打开一条"实践之路"。此三者,构成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全部。三民主义文艺运动的工作中心,在于"创作"。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以其磅礴的气势和高昂的斗志,铸就了广为赞颂的辛亥精神。而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演进,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凝铸成更具时代内涵的民国精神。正是这一时代精神,不仅拓展了辛亥革命更为深远的历史价值和深层意蕴,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紧握时代脉搏,将凸显时代内涵的民国精神继续拓展提升,进而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更为巨大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三民主义。没有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国共再次合作;没有国共合作,也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9.
林森的建国理念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内核,并随时局变化而丰富发展。他一生坚持和平奋斗中谋求自存共存,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同时主张承担建设世界大同的责任。在实践中,他积极倡导推行地方自治建设,以实现法治民权;强调经济建设的急迫性,以解决民生问题。尤为可贵的是,他已敏锐地看出,科学和教育是建设国家的基础,故极重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并以身作则支持科学和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一套较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但有内在矛盾且无缘被付诸实践。毛泽东的革命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邓小平理论牢牢的抓住现代化这个百多年来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的根本目标,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而真正将中国社会推进了现代化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