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宋洪杰  张雪迪 《科技信息》2010,(33):232-233
广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有一般广告的特点以外,英语广告还具有独特的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将到中国投资设厂,开辟新的市场。英语国家的公司和产品来到中国后,英语广告将在市场推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译者应该了解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总结常用的翻译方法,才能把英语广告的翻译工作做好。它对广告英语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概括了英语广告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文章着重从语音标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例来探讨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英语语音特点在汉语中的可翻译性,从而肯定语言风格是可以翻译的。  相似文献   
4.
淮艳梅  袁庆锋 《科技信息》2011,(15):169-171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在解读分析基础英语精读课文语篇的英语教学中发挥着演绎概括、分门别类以及简约直观的科学效能。本文以基础英语精读课程使用教材《现代大学英语》为例,旨在探讨专业英语课堂中图式理论包括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的建构模式与应用价值,以增进英语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利用效率,增进师生各自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出模糊概念的定义,并给出模糊概念的一些基本性质.通过模糊概念与模糊语言命题的比较发现,两者在描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而我们可以通过模糊概念的获取来很方便地从形式背景中抽取模糊语言命题.  相似文献   
6.
华璠 《科技信息》2011,(9):I0225-I0226
This paper sets out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s(MI)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oral English to develop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among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相似文献   
7.
杨双 《科技信息》2009,(11):180-181
双关语的翻译问题一直都是译界难题。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探讨双关语翻译中灵活变通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实例考察译者在双关语翻译中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方面如何做出动态顺应,旨在揭示顺应论对双关语翻译具有解释力和指导作用,译者在双关语翻译中应遵循动态顺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是联系人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桥梁,人借助语言符号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不同的语言符号所指向的在人们心中的事物也必然有所不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在对英汉语符意指系统差异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英汉语民族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不同之处,即世界观和语言哲学观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汉语财经访谈中的受访者常常回避采访者提出的问题。本文将回避作为受访者刻意使用的策略,尝试采用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作为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指出回避的运用是受访者为了满足一定的交际目标而动态地商讨性地顺应社会心理因素而做出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10.
Several disciplines within the cognitive sciences have advanced the idea that people comprehend the actions of others, including the linguistic meanings they communicate, through embodied simulations where they imaginatively recreate the actions they observe or hear about. This claim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eories of mind and meaning, such as that people’s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emerges as a kind of bodily activity tha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ordinary cognition. Daniel Weiskopf presents several arguments against the idea that experiential simulations play a major role in immediate language use and meaning. We offer several rebuttals to Weiskopf, in which we critique his interpretation of simulation theory, present additional psycholinguistic evidence supportive of the simulation perspective, and suggest that a more traditional theory of linguistic meaning and processing has little psychological and empirical valid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