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倾向”在当代哲学讨论中,特别是形而上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倾向的形而上学有必要得到严肃对待。不过,倾向的形而上学问题一直富于争议,本文尝试用关于倾向、性质以及倾向性质的三个问题,展示倾向的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图景:倾向与非倾向是对世界的真实区分吗?这种区分是针对性质的吗?倾向性质是实在的吗?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示了形而上学领域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之争。其中,作为一种彻底的和统一的反休谟主义进路,倾向本质主义对以上三个问题都给出了肯定回答;而且,从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两方面的理由来看,倾向的本质主义进路是最值得辩护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发现自然律已经不再是人类科学家的特权了,最近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AI物理学家在探索如何发现自然律上有重要的突破。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智能机器都会秉持一些基本原则去发现规律,这对我们理解自然律的本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于自然律的哲学理论应该符合科学实践,甚至受到科学实践的指引。在自然律的哲学理论中存在共相论、最佳系统论等不同理论。本文尝试从AI物理学家发现物理定律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和科学家发现自然律的标准出发,来看待不同的自然律理论的优劣,从而为自然律理论的证成寻找更为合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柳燕 《科技信息》2011,(6):125-125
对数螺线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它独特的性质是自然界选择的结果,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它与黄金律及自然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当代科学哲学不再将科学规律具有的必然性视为理所当然,而两种传统的解释形式,规则论解释和普遍必然解释,各自都存在难题,前者不能解决范·弗拉森所提出的确证问题,后者不能解决推论性问题。20世纪末出现了新本质主义运动,对自然律采取了倾向本质解释,从实在论的角度由自然类的倾向本质对自然律予以解释,认为自然规律的必然性根植于自然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中。一经由事物的倾向本质决定,那些形成自然类的事物便已被有秩序地安排,从而形成具有必然性的自然律。  相似文献   
5.
6.
自从1968年奎因用自然类的概念破解了著名的亨普尔归纳悖论和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后,关于自然类和自然律的哲学研究有了迅猛的发展,1994年埃利斯和其他人提出新本质主义的世界观后,哲学界有大批研究科学本体论的论著的出现,论证自然界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律支配的自然类等级系统,使科学实在论发展到一个的新阶段,这个趋势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自然律,它是实在本身还是由科学定律所限定的某种描述与解释?什么是必然性,科学中的规律必然性内涵究竟是什么?本文在对"规律"与"必然性"多种内涵揭示的基础上,把规律必然性作为理解科学的核心.规律必然性呈现为一个由不同层次必然性构成的层级,包括逻辑必然性、理论必然性与实践必然性.结论处指出,理论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预言力是科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自然律形而上学研究的视角下,实质主义基于解释性质与例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自然律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从实质主义关于性质的揭示来看,对于“殊型性质”与“类型性质”的折中,促成一种“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式”的本体论取向。基于此立场,实质主义内部催生出两种关于解释自然律的理论路径,分别强调性质之例示与性质自身在解释自然律中的本体论意义,但两条路径都否认自然律的彻底必然性,难以摆脱休谟主义。深化关于自然律的形而上学研究,需要重新反思已有研究的本体论预设,进一步对自然律具有何种程度的必然性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