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1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室内利用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稠油油藏不同含油饱和度条件下燃烧基础参数测试和火驱开发效果评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油品条件下,含油饱和度对门槛温度、燃料消耗量和空气耗量等燃烧基础参数影响较小,但对火线推进速率有较大影响,火线前缘推进速率随含油饱和度增加而降低;实验条件下能够实现高温燃烧的最低含油饱和度界限值为15%,低于该含油饱和度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火驱前缘。从驱油效率和空气油比指标评价了不同含油饱和度条件下火驱的驱油效果,综合分析认为火驱开发含油饱和度下限值为30%。  相似文献   
2.
胜利单家寺油田在蒸气吴吐生产后期采用泵下掺稀油生产稠油工艺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对该工艺的现场试验与实施效果作了分析,并通过对现场生产数据的回归分析,绘制出确定掺油时机的实用图版。利用该图版可进一步改善生产效果。分析认为,蒸气驱采油井生产初期也 用泵下掺稀油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正常生产,但应确定停止掺稀油的时机,并论述了其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在重质油藏的经营管理中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探讨包括总体优化设计在内的油藏管理目标,并阐明多学科协作对油藏管理的有利影响。重点论述:(1)油藏管理学对于改善重质油藏项目的作用;(2)水—汽交替注入工艺(WASP)技术的应用;(3)热量调控中热量的模化。文章还通过实例研究讨论了在实际重质油藏中借助有效的油藏管理技术提高热效值的情况,并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用于井下测温度和压力、4D地震以及蒸汽辅助重力驱(SAGD)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 (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 )与极性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的zeta(ζ)电势 ,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 ζ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官能团各组分间 ζ电势绝对值的差别较明显 ,其中酸性分最高 ,两性分最低、碱性分和中性分居中。酸性分在 pH =11时 ζ电势绝对值达到最高 ,其他组分的 ζ电势在 pH =12时达到最高。极性四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差别不大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都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在盐度为 1g/L左右时 ,各组分的 ζ电势绝对值都有一个极大值 ,总趋势是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基本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条件下 (pH =11~ 12 )水包稠油乳状液中起稳定作用的官能团组分主要是酸性分和极性四组分中的沥青质。水相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水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 ,盐在特定浓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水包稠油乳状液的作用。但从总体趋势看 ,盐含量的增加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的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界面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油区断块开发效果对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烟道气驱为最佳开采方式,即将烟气与高压含油污水混合,同时从油管注入油层,并建成一套注入系统装置。试验表明,处理注入烟气这套装置用于不干扰锅炉正常燃烧条件下烟气采集;将温度降低140-160℃以满足压缩机入口条件;利用旋流子进行离心和纤维过滤,将95%-98%的烟尘滤除;脱水之后使其露点降到-20℃以达到深度除水;两级压缩以达到油层要求的注气压力15MPa;加入泡沫剂或缓蚀剂等,以满足油层所需药量及药压。现场生产初步验证,注烟气的效果介于注CO2气和注N2气之间。在单纯蒸汽吞吐已不能产油时,经烟道气双注后,原油日产量达到26t,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蒸汽吞吐井采出过程的压力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蒸汽吞吐井采出稠油时,经常利用电缆加热,正确设定电缆加热时间、温度、范围可以节约开采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本首先建立了井筒径向传热和产液径向传热模型,适用于产液需要或不需要电缆加热两种情况,然后对产液、油管、套管、水泥环的温度分布和产液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比较了预测值与实测值,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总体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这种数值模拟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注汽过程中油管和油层流体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管流动和油层渗流相互协调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一定注汽条件和油层特性下最大注汽流量的计算方法,为注汽方案的设计和油藏数值模拟流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了油井深度、油层特性及井口注汽压力对最大注汽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油藏数值模拟和选择注汽方案时,注汽流量必须适宜,即与油层的吸汽能力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碱法造纸黑液制备原油降粘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黑液的改性,即对黑液中的木质素进行磺甲基化的 ,研究了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其次是物料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稠油油田开发初期注汽工艺设计问题,在满足油层注汽效果条件下,以注汽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稠油热采中井筒注汽优化模型,并用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方法(MDOD算法)进行了求解.对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井筒注汽工艺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运用MDOD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初始投资并降低运行成本,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汤卉 《应用科技》2004,31(3):54-56
采用3级(导套、浮动密封环组、盘根)组合密封结构设计方法,实现石油热采密封系统的密封要求.利用层流间隙密封与轴向端面密封理论,确定出系统的密封间隙.采用接触与非接触结构混合密封方式并配合所选择的密封材料的自润滑性质,解决并实现系统的润滑要求.通过试验研究得到所希望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