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他经过临床的实践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最终让大众接受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理论。影响到中国后,学者们便试图从中国文学以及文化传统中寻找例证。有的确实如此,有的确实误解。“新娘”就是被误解的一个词汇。“娘”本来就是少女之号,指年轻女子,与“母称”的“娘”简化变成同体,就引起了误解。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浴对土耳其人来说,不仅仅是清洁皮肤的地方,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时婚姻大事也在浴池里决定。  相似文献   
3.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南非茨瓦内上演一场最奇特的婚礼:8岁男孩萨内勒·马西雷拉与已是5个孩子的母亲、61岁的海伦·舍尔邦结为夫妇。两人在100名宾客面前交换戒指并接吻。海伦的子女和丈夫也到场"观礼"。但是,他们二人并没有领结婚证书,也不会生活在一起。马西雷拉表示,他这么做是遵从已去世的祖父的安排。他是以祖父的名字命名的,而祖父从没有机会进行  相似文献   
4.
尚磊 《科学之友》2009,(11):62-62
被迫成婚的新娘当产卵期临近时,大群的三棘刺鱼便从深水游向浅水处。雄鱼选择在水草间或岩石地带的洼处建造自己的"新房"。它们用收集到的水生植物的叶子、根和一些植物碎片作为建"房"材料,然后从自己的肾脏中分泌出一种黏液,把所有的材料粘在一起,再用  相似文献   
5.
论《诗经》中的新娘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经》的婚恋诗中,有十几位新娘形象。她们或以美貌、或以被尊崇的地位而存留于世人的记忆之中。她们在婚姻当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她们对自己的命运又有多少把握?要正确认识这些诗中的新娘形象,就必须对周人的婚姻观及其习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步入婚姻殿堂起,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就组成一对亲密伴侣,社会角色也随即发生了转变,告别了过去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人生。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社会阶层或种族部落,婚礼习俗也有很大不同。英美很多婚礼习俗源自中世纪,其中一些仪式,虽已被我国新潮男女效仿,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其寓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3,(10):24-26
近日,一起离奇搞笑的跨国绑架未遂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审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个生活潦倒的美国男子为何要不远万里雇凶绑架乌克兰美女?绑架计划最后又为何乌龙收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猫鼠游戏"。  相似文献   
8.
近代学者在讨论中世纪的婚俗时,对于新娘的初夜权普遍持有一个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在很多地区,新娘的初夜权必须献给那个地区的统治者,这个统治者或者是国王、祭司,或者是酋长、封建领主等等。在有些地区,初夜权也要求献给新郎的亲友。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哭嫁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功能。在土家族传统社会,哭嫁是女性的一种生存智慧,在祈求幸福婚娴生活、帮助新娘实现身份转换、传递女性婚姻经验和密切人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得以代代相传。在现代化进程中,土家族女性逐渐解构了哭嫁文化的原初内涵,哭嫁淡出婚仪。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08,(13):69-69
5月24日,对丹麦王子约阿希姆与32岁的法国女孩玛丽·卡瓦利耶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在多名北欧王室成员和贵族见证下,头戴王冠、身穿黄白色婚纱的玛丽,与一身军服的约阿希姆,在800年古老教堂内互换誓词,结为伉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