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下落,始终保持沉默。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比如关羽,已经有固定的外形、丰满的性格,被大多数读者认同。影视剧如何处理关羽和历史、小说、民俗信仰中的关羽的异同,如何在传统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故事来塑造关羽形象,是影视剧关羽形象塑造的关键。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塑造出让观众接受的人物形象,成为影视改编的难点,也成为文学接受和传播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关羽是《三国演义》全力歌颂的主要人物形象,被毛宗岗誉之为"义绝"。他确有超乎常人的神威神勇,也确因刚愎自用而以短取败;作为小说中"义"的化身,他的义薄云天赢得了读者和世人的景仰,亦因利令致昏影响了蜀汉集团的内部团结,并最终导致"夷陵之战"惨败。  相似文献   
4.
《单刀会》是一出历史英雄的颂歌,长期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关羽也成了历史英雄的代名词。 本文就《单刀会》的故事发展演变过程、基本剧情、关羽形象、情节安排、艺术创新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鼎峙春秋》与早期京剧中的关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朝中后期 ,花、雅二部在关羽戏上都有精彩的表现 ,但不同的戏曲模式对于关羽形象塑造还是有着不同的接受形态。《鼎峙春秋》是编演三国故事的连台大戏。其中的关羽形象是很丰富完整的人神统一 ,在这点上甚至超过了小说中的关羽形象。早期京剧中的关羽戏则是花雅二部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这其中有很多隐情至今令人费解。襄樊战役前后,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密谋夹击关羽,可谓紧锣密鼓,配合默契,而刘备、诸葛亮对此却一无所闻,对关羽未作任何具体的军事、后勤与外交的部署和支援。更使人困惑的是,当曹操亲统大军屯驻摩陂,并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政权居然作壁上观,丝毫没有采取任何对策,而当关羽败走麦城之际,蜀中援军还是迟迟不至。这就引起了后人的纷纷揣测。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訄书·正葛》中提出了"(蜀)假手  相似文献   
7.
多种自圆其说的主题并存这一现象说明,《三国演义》并不存在一涵盖全书的抽象意旨。《三国演义》实乃在朴素的典型观影响下的以塑造理想人格为旨归的性格化小说。这从曹操、诸葛亮、关羽在小说中分别演绎为奸、智、义的人格化身可以得到印证。这一性格化倾向与民间文学的固有特性有关。罗贯中的成功正在于继承并发展了民间文学的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8.
关羽崇拜现象形成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羽崇拜是中国封建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化现象。从魏晋到明清的几百年内,关羽就完成了从勇将到人鬼直至神灵的转变。关公形象是不同时代人们的艺术创造,关羽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他已成为忠义和勇武的化身,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崇拜的主要神明之一。  相似文献   
9.
林辉 《科学大观园》2013,(18):46-47
《三国志》评价张飞、关羽时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这位军师的账。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投蜀后的马超因益州问题立下功勋并获得殊荣。于是很不服气的关羽要离开荆州到西川来同马超决一高低。诸葛亮连忙给他写信安抚,才使此议寝息。坐了汉王的刘备加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是世界华人共同的思想信仰,关羽是中国儒家思想塑造的道德典范,发扬尊孔敬关的民族心理共性,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