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中对》的初期目标既重视“人谋”,又注意到了“不可与之争锋”、“不可图”等客观因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隆中对》的最终目标则客观上存在着“跨有荆、益”与“外结孙权”之间和“外结孙权”与“复兴汉室”之间等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故《隆中对》最终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蜀志褚葛亮传载:「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早孤,从父玄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曾汉创更选木皓,代玄,立案与荆州刘表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日比管仲乐毅…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依此段记载  相似文献   
3.
陈寿的<三国志>文笔简练,叙事严谨,但因失于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其目的在于拾遗补阙,并弥补其文采不足.汉以前文史不分,魏晋以降,随着儒家思想权威地位的丧失,文学与史学走上了各自独立的道路.陈寿以史家的笔法客观记载三国史实,而文史过渡状态的相互影响,则使裴松之以文学的笔触来为<三国志>作注,以使其"绚素有章",为<三国志>增添了文学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这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早在2000年前中国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的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东汉末著名历史人物。其业绩为后人景仰,并在后世传播过程中,形成一种诸葛亮文化现象。《三国志》为信史,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是较贴近历史本原的诸葛亮“历史形象”。此后,经多方演绎,特别是经《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逐步走向神化。在诸葛亮的神化过程中,其德、行、言等自身条件是最基本前提;戏剧、小说、诗歌等社会传播方式则在其中起到了一种外在推动作用;此外,封建统治者、封建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也在诸葛亮的神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多而复杂,关于其引书数目,清代以来统计者禾乏其人,但因统计原则不同与统计时之疏略,所得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8.
温艳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1):105-108
史书上的刘禅是一个有道之君,他能任贤相良臣,被史家评为"不亦卓乎",而小说或民间中的刘禅却是一位庸主,是扶不起的阿斗。从历史形象到文学形象,刘禅形象的嬗变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作者罗贯中依据小说主题和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9.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这其中有很多隐情至今令人费解。襄樊战役前后,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密谋夹击关羽,可谓紧锣密鼓,配合默契,而刘备、诸葛亮对此却一无所闻,对关羽未作任何具体的军事、后勤与外交的部署和支援。更使人困惑的是,当曹操亲统大军屯驻摩陂,并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政权居然作壁上观,丝毫没有采取任何对策,而当关羽败走麦城之际,蜀中援军还是迟迟不至。这就引起了后人的纷纷揣测。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訄书·正葛》中提出了"(蜀)假手  相似文献   
10.
岳南 《科学大观园》2009,(16):56-57
有句歇后语叫“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三国志》引《襄阳记》亦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笑以为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