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艳梅 《科技信息》2010,(21):38-38
江苏省清浦区清安乡运河村境内,大运河两淮段三改二航道整治工程的工地上,江苏省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战国时期楚国墓葬被发现了.考古研究发现,运河村战国墓尽管早期被盗,但从出土文物来看,墓主人应为统治一方的诸侯或有着相同身份与地位的人物。在他死后的极乐世界里仍是车马逶迤,碑妾随侍,稻谷飘香,显示出一派王侯威仪。其棺椁的三重结构、殉人和陪葬的车马、编钟以及陪葬的形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潘东 《科学大观园》2009,(16):14-15
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古墓壁画是我国古代高句丽民族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寻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征,对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震惊世界的发现1972年初,经过四个多月紧张艰苦的工作,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土了一座西汉前期的大型古墓。该墓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墓中不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棺椁,而且还出土了我国从未发现过或很少发现过的大批完好的丝织物、服饰、漆器、乐器、简册、帛册、帛画和农产品、肉食品以及中草药物等珍贵文物。这是我国及世界考古发掘中一次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它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厚葬习俗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历代皇室、王侯、将相、富人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他们非常清楚,那些陪伴他们的价值不菲的珍宝,从入土之日起就必定会引来盗贼们的光顾。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9,(6):5-5
考古工作者在苏州市草鞋山遗址成功发掘出一处崧泽文化晚期大型古墓群,初步推测,该古墓群已有5500多年历史。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共发掘墓葬15座,发现器物100多件。除了常见随葬品外,还有一些碟形器、瓢形器等都是考古人员从未见过的“稀罕物”,有一些初步判断为非实用性器物,上面绘有神秘符号性质的花纹。  相似文献   
7.
盗墓迷踪     
古往今来,无数贪婪者对古墓里埋藏的宝藏趋之若鹜,而古人为了免遭盗墓贼的侵扰,在建造墓葬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盗措施。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局的考古专家们发掘了一座大型战国楚墓。  相似文献   
8.
昊文 《科学大观园》2010,(22):55-55
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有件镇馆之宝,那就是1994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辽贵族墓的《杨贵妃教鹦鹉图》壁画。这幅壁画虽历经千年但犹如新绘。  相似文献   
9.
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北欧居民的尸骸似乎都不翼而飞了。是他们真的没有留下尸骸,还是考古学家找错了地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考古材料和藏文史料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目前学界颇存争议的吐蕃王陵被盗掘的具体时间及当时各大地方势力瓜分、盗掘藏王陵的主客观原因.并从吐蕃政权的衰落、地方氏族势力的兴起以及民众叛乱等历史背景出发,对琼结1号陵未被盗掘而2号陵部分被盗的历史现象作了考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