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日新华社报道,贵州省发现一块面积达27.3m2的三叠纪时期海百合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三叠纪时期保存最好的海百合化石,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海百合化石。●1月1日新华网报道,丹麦哥本哈根“日耳曼生育中心”的斯文·林登贝格等测试了一种新方法——培养未成熟卵子技术(I  相似文献   
2.
黄金元 《大自然》2013,(4):18-19
2008年,罗平生物群鱼类化石的发现揭开了2.4亿年前远古生物世界神秘面纱的一角。随后大量的化石发现表明了在当时的这片三叠纪海洋中,生活着脊椎动物(海生爬行类的鱼龙、原龙、初龙和盾齿龙等、鱼类的龙鱼、裂齿鱼、肋鳞鱼、半椎鱼和鲱口类等)、节肢动物(甲壳纲的龙虾、糠虾、肢口纲的鲎类、多足类的千足虫与等足目的扁水虱类等)棘皮动物(海百合、海星、海胆和海参等)、软体动物(菊石、双壳和腹足类等)以及一些植物  相似文献   
3.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第2统及第3统凯里生物群中球状球形始海百合(Globoeocrinis globus)十分丰富,化石标本数以万计。球状球形始海百合茎短、吸盘大,固着吸附在光滑的腕足动物外壳和三叶虫背壳碎片上底栖生活。通过吸盘与萼部直径比例分析,显示其生境为静水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强 《大自然》2009,(6):23-25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的正门侧厅里摆放着一块面积很大的创孔海百合化石。其冠如花,茎秆分明,精美纤秀,栩栩如生,被石界誉为神奇的“石画天雕”。 这块神奇的“石画天雕”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注意。这件粗看酷似艺术品的化石标本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修复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6.
湖北宜黄花场早奥陶世Pelmatozoan障积丘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忠德  刘秉理 《科学通报》1994,39(12):1106-1109
  相似文献   
7.
身体呈圆形且长满了刺的海胆类动物,长得像星星一样的海星类动物.还有滑溜溜、细细长长的海参类动物,猛地一看,肯定会觉得它们不是一类吧。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0,(11):6-6
<正>最近,在印度尼西亚海底的一次考察中,科学家发现了这朵有茎海百合(右图)。海百合其实是一种动物,在从浅海到6000米深海的范围内都有分布。海百合的一大特征是  相似文献   
9.
小欣 《小学科技》2009,(11):7-7
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种叫海百合的生物,它非常美丽。那么,它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呢?  相似文献   
10.
黄迪颖 《科学通报》2012,(31):2933-2935
寒武纪棘皮动物特别是始海百合类近些年在我国陆续有报道,这些发现集中于贵州、云南等地,如凯里动物群、杷樃动物群、关山动物群等.本文报道了发现于辽宁省大连市寒武系馒头组的大量保存精美的始海百合化石,为棘皮动物早期演化提供新线索,也为在华北地台边缘区域寻找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