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同时,也对县区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检验,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县区防震减灾工作是我国整个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部门,是实现新时期我国防震减灾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镇巴县防震减灾工作自2001年5月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的领导下,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贴着互联网标签的年代,这是一个海量资讯驰骋的年代,我们上网浏览新闻、收发邮件、休闲娱乐、炒股购物……我们通过一根小小的网线,与这个浩瀚世界联通,感受着网络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而前不久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更使中国网络与网民,以崭新的理性姿态走到了历史前台。  相似文献   
3.
虞震东 《自然杂志》2004,26(4):215-219
本文提出了大地震成因的"电离层 地下核燃烧"假说.从大地震根源开始,到大地震发生共包括15个环节,比较具体地解释了大地震的发生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火山和大地震同一成因说,顺便解释了火山爆发的成因这一科学难题;提出了地下自动冶金说;提出了石油天然气地下化学反应自动生成说,并据此提出了寻找油气田的新的指导原则;提出了行星有可能自动爆炸毁灭说.本假说也使与板块构造有关的三个假说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一些大地震发生在大城市附近,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建筑物的严莺破坏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例如:1995年1月发生在日本神户的7.2级地震、1999年8月17日发生在土耳其伊兹米特附近的7.4级地震和1999年12日发生在我国台湾的7.6级南投地震等,这些事件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地震问题的关切。  相似文献   
5.
一部《日本梦》的电视连续剧开演了:第一集是"夺岛行动",第二集是"离岛作战"。日本人的梦作得很甜很香很沉很威猛。可这样的梦只作到了第二集。第三集却出人意料了,变成了"3.11噩梦惊魂",第四集是"夺命狂奔",第五集会是"石棺"吗?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中,一个国家越发达,就越难以承受哪怕一个局部的打击。 国内的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触动了我们尘封的惨痛记忆,更引起很多思考。那场悲剧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天我们是否能从那场浩劫的教训中获得某些启示?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从分散到集聚、再到更大集聚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日本的9.0级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震惊全世界。那么,核泄漏对人类到底有何影响?又该如何防护呢?  相似文献   
8.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1,(14):67-67
不久前意大利7名科学家被控过失杀人罪。原因是他们在2009年4月6日发生在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地区的地震前,未能及时向当地居民发出警报,导致超过300人丧生。不过科学家们的辩护律师称,以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根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次大地震曾被预报。  相似文献   
9.
1835年3月4日,达尔文看到刚刚发生过强烈地震的智利康塞浦西翁市时曾对天长叹:“人类用了无数时间与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城市与文明,只在1分钟内就被彻底地毁灭。我对大自然在一分钟内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灾变的震惊程度却比对灾害受难者的同情来得更甚。”除了震惊与同情,每次地震的发生也令我们对地震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四川地震带及其附近人口的分布的基础上,认为川西地震带附近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居住和产业聚集,而应对灾区人员和企业进行迁移。以南充为中心的川东北区域地质结构稳定,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承接灾区人员和企业的条件与能力。最后,文章还就如何更好地安排灾区企业和人员的迁移提出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