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综合类   28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对称性破损方法研究了草酸根桥联及草酰胺桥联双核铜(Ⅱ)体系的磁耦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磁中心的自旋布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二者之间为反铁磁耦合。而且,与磁中心相联的配体原子与磁中心具有相同符号的自旋布居,磁中心的自旋具有显著的离域效应。HOMO中磁中心未成对电子的占据轨道之间对称性和能级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磁耦合强弱的关键。当对称性匹配时,改变桥联基团占据轨道的能级,例如通过改变桥接原子的电负性, 即可改变磁耦合作用的强度,电负性愈低,磁耦全作用愈强。当对称性不匹配时,体系中存在较弱的磁耦合。  相似文献   
3.
4.
通过酰氯与胺的作用合成了配体N,N,N′,N′-四〔2-(2-吡啶基)乙基〕(o,m,p)苯二甲酰胺。该配体和铜(Ⅱ)配合,合成了三种新配合物,并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合成一类新的配合物[M2L2](ClO4)2·nH2O[M=Cu(Ⅱ)(1)、Co(Ⅱ)(2)Ni(Ⅱ)(3),L为4-(邻羟苯基亚甲基)亚胺-1,2,4-三唑].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分析数据表明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的结构.配合物的变温(4~300K)磁化率测定值与理论模型拟合,求得磁参数分别为:配合物(1)J=-99.32cm-1,g=2.12;配合物(3)J=-72.58cm-1,g=2.12.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对称的八齿(N6O2型)双核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4-二乙氨基乙二醚(EGTB)及两种含锰(Ⅱ)双核配合物:(Mn2EGTB(OAc)2)(BPh2).3H2O(I),(Mn2EGTB(OAc)Cl)Cl2.2CH3OH.H2O(Ⅱ),对(I),(Ⅱ)进行了^1HNMR,UV-Vis,摩尔电导,中远红外,EST和循环伏安研究,初步推测配合物(I)和(Ⅱ)分别具  相似文献   
7.
合成和表征了3种新型的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双钴(Ⅱ)配合物:[Co2(TPHA)(NO2-phen)4」(CIO4)2·H2O(1),[Co2(TPHA)(tmen)4](CIO4)2(2)和[CO2(TPHA)(tmd)4」(CIO4):(3).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和磁性测量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Co(Ⅱ)离子处于畸变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变温(4~300K)磁化率,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分别为-2.95cm-1(1)和-1.24cm-1(2),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31 6(3)nm,b=1.380 05(12)nm,c=3.241 4(3)nm,β=94.679 0(10)o,V=15.299(2)nm3,Z=8.晶格中存在1.5个结晶学独立但结构参数非常类似的双核单元.每个中心Cu(Ⅱ)离子均处于五配位扭曲四方锥构型,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两个螯合的邻菲咯啉配体和一个己二酸根上的羧基氧原子.为了减小空间位阻效应,与中心Cu(Ⅱ)离子螯合配位的两个邻菲咯啉配体之间近似呈垂直排列.两个相邻Cu(Ⅱ)离子通过己二酸根离子连接形成双核结构,且相邻的双核单元之间存在较强的芳环堆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核铜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Cu2(oxheel)双核铜配合物;研究了它作为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溶液中以及在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胶束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建立了金属配合物催化苯酚氧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讨论了过氧化氢/催化剂摩尔比、体系温度、体系pH和胶束微环境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双核铜配合物催化苯酚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由双核铜配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金属胶束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含两个水分子的双核铜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金属胶束催化PNPP水解是分子内反应;两个铜离子在催化PNPP水解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由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金属胶束在催化PNPP水解中表现出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