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麂海区方斑东风螺养殖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10月,水温21.0~28.8℃,pH 8.0~8.3,盐度28.5 ̄31.5时,在浙江南麂岛分别利用室内水泥池、筏式挂桶以及水泥沉箱进行了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养殖效果为室内水泥池最好,水泥沉箱次之,筏式挂桶最差。摄食饵料为虾蟹类优于小杂鱼。经过4个月的人工养殖,生长最快的方斑东风螺(室内水泥池300个/m2)由平均壳高0.75cm长至1.92 cm,体重从0.150g增至1.122g。  相似文献   
2.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方斑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的腹足类经济动物之一,近年来,方斑东风螺的人工养殖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选用鱼粉(Fish meal:FM) 、豆粕(Soybean meal:SBM) 、菜籽粕(Rapeseed meal:RM)、啤酒酵母(Beer yeast:BY)为原料设计6种不同蛋白源组合的饲料,在水温25~28℃,盐度26~28的条件下,对初始体质量为(2.95±0.28) g,壳长为(2.06±0.10) cm的方斑东方螺进行为期75 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组中,以Diet 5(FM1+SBM1+RM1)相对增量率最高,且显著高于Diet 1(FM)(p<0.05),但与其它各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变化趋势与相对增量率类似.Diet 1 和Diet 5两组的相对增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实验组(p<0.05).蛋白质利用率方面,Diet 1 和Diet 2(FM1+SBM1) 显著低于其它各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间的成活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各种蛋白源以适当比例混合使用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表现及饲养效益,即Diet 5中鱼粉、豆粕、菜籽粕1:1:1(质量比)的比例组合为方斑东风螺较优蛋白源.该研究的开展对今后研制经济高效的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4年和2005年分两次进行方斑东风螺(Bab ylona areolata)幼苗变态初期的饵料种类和投饵量的对比喂养实验,比较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远海梭子蟹(Portun us pelagicus)、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和文蛤(Meretrix me...  相似文献   
4.
甲醛和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8.4~30.4℃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甲醛、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对方斑东风螺幼体24,48,72,96 h的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5.716,8.973,3.089,2.830 mg.L-1;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25.142,16.986,7.130,5.468μg.L-1.估算得到甲醛、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83 mg.L-1,0.547μg.L-1.  相似文献   
5.
东风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贝类,近20年东风螺的养殖规模和养殖产量不断增加,目前仅海南与福建两省的年产量已达2万余吨;但近年来因种质退化等出现生长、抗逆等性能明显下降,养殖过程中暴发性病害频发等问题.因此,在东风螺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东风螺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东风螺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综合作者团队30余年的研究成果,从东风螺的分类与进化、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与需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DNA分子标记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提出今后东风螺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方斑东风螺对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设计了8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在水温26.90±1.52 ℃,盐度27.6±0.5及遮光的条件下对初始个体体质量为2.16±0.05 g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实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含量对方斑东风螺的相对增质量率呈抛物线回归关系,在饲料蛋白含量为43.10%时,相对增质量率达到最大值(p《0.05).饲料效率、饲料系数在蛋白含量35.17%以上基本上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各蛋白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相对增质量率为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方斑东风螺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36.47%~43.10%.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铅、镉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8.4-30.4℃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铅对方斑东风螺幼体48h、72h、96h的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543、4.571、1.071 mg·L-1;镉对方斑东风螺幼体48h、72h、96h的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960、0.612、0.198 mg·L-1.估算得到铅、镉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07 mg·L-1、0.020 mg·L-1.  相似文献   
8.
不同群体东风螺属齿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中国沿海不同区域的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标本,从这2种螺4个群体中每个群体抽样解剖30个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对比.结果表明,东风螺属种间齿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中间突起,方斑东风螺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别较小,但泥东风螺种内存在较大的中央齿第三突起基部角的差异.种间的差异要明显大于种内的差别,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通过齿舌鉴别东风螺属内各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和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隶属于东风螺属,是中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品种.以这两种东风螺的担轮幼体为实验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观察分析获得的两种东风螺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核型为2n=66=32m+20sm+8st+6t,染色体总臂数NF=118.泥东风螺核型为2n=66=30m+22sm+8st+6t,总臂数NF=118.两种东风螺的全套染色体中均未发现次缢痕、随体及性染色体.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这两种螺与蛾螺科其他种类之间的染色体数目差异,为探讨它们之间的亲源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管圆线虫感染情况据报道2006年8月24日广东省江门市收治一起高度疑似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个案。专家从患者脑内并未发现广州管圆线虫,但从患者捕食东风螺之处获取的样品送检后已发现线状幼虫。患者今年23岁,因为听信工友的建议,认为生吃本地一种“东风螺”可以治疗失眠。8月1日,他便在草丛和墙壁上找到几只东风螺,将螺肉取出捣烂后直接生吃了,大约两天后,他感到胃部不适,但没有留意。8月5日,他腹痛难忍,且出现低烧、四肢无力等症状,医院按照普通感染进行治疗。8月15日,他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腹痛更加厉害,且出现脑膜炎的症状。病情加重,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