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3016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不同数据源分析不同林冠层中探测提取树高的异同,探索适用于中国北方天然次生林树高估测的方法。【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中林施业区0.25 hm2样地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ser scanning, ULS)、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和Vertex IV超声测高仪实测单木树高,根据冠层高度分布(canopy height distribution, CHD)对林冠层进行分层,对不同林冠层(上层和下层)、不同树木类型(针叶树和阔叶树)探测提取的树高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CHD计算得到的冠层分层阈值为8.5 m。树高的离群值大多产生在林冠上层,阔叶树比针叶树更容易产生离群值,ULS比TLS更容易产生离群值。在林冠上层,ULS比TLS估测树高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低2.56%,U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2.68%;在林冠下层,ULS仅能探测到少量树木,ULS比TLS探测提取树高的 rRMSE高6.31%,T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1.16%。【结论】针叶树的树高估测精度普遍高于阔叶树;当TLS和ULS均能对单木进行完全扫描时,具有准确提取树高的潜力;树高离群值多由冠型不规则或相互交叉的阔叶树产生,而大部分针叶树,由于具有规则的冠型,所以产生的离群值较少;基于CHD对林冠层进行划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数据源估测树高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污染物厌氧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产生剩余污泥少、可回收能源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在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厌氧生物法的处理速率通常比较低,而氧化还原介体可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提高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传递速率,从而促进污染物高效厌氧降解。醌类物质和腐殖酸是应用较多的氧化还原介体,在催化难降解污染物降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讨论了氧化还原介体的特点、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其对偶氮染料厌氧脱色、反硝化和多氯联苯厌氧降解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介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基于扫描数据自动识别零件轮廓特征的方法与技术.首先给出了零件轮廓特征自动识别的工作流程,然后提出了零件轮廓特征自动识别的原理与算法,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优点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个可检测交变力场的扫描探针系统,针尖受到与样品间的交变电场力或磁场力的作用而振动,针尖振动由一超外差激光干涉仪检测。从而确定作用力的大小,该文分析了系统的灵敏度,测量了针尖与样品间的交变电场力随两者间距的变化曲线,对周期性分布的电场进行了一维扫描检测,并进行了金属薄膜厚度的测量。该文还利用磁性探针进行了交变磁场力的检测,系统的电磁力检测灵敏度为10^-11N。  相似文献   
5.
首次记述了芋蝗、紫胫长夹蝗和黄翅腫蝗三种卵囊及卵粒的外部形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卵壳表面的细微结构作了观察。并对蝗卵形态与蝗虫分类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UPS、XPS、AES、△φ和热脱附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低分压下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它对氧共吸附的影响。氯解离化学吸附在铜表面上,其吸附过程包括初始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增加至饱和两个步骤。吸附引起铜表面轻微氧化,但表面没有重排,即使升温氯原子也没有进一步向下扩散,热脱附的唯一产物是氯原子。室温下,氯的预吸附降低甚至完全阻止了氧的接续吸附;而预吸附氧至饱和也不会阻碍氯的接续吸附,氯的接续吸附促使氧原子进入体相和铜原子向表层扩散。  相似文献   
7.
The corrosion cast technique provided for the first time an excellent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f the vascular pattern of the choroid and iris in the newt eye. The results show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arterial afference to the choroidal and iris capillaries: the ophthalmic artery is the origin fo both ciliary arteries and the long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 Slightly behind the equatorial circumference of the eyeball the venous drainage consists of a single vessel on the dorsal side and two distinct vessels on the ventral one. It receives blood from both iris and choroid. The surface of the plastic endocasts shows some details of fine luminal structures of the endothelial cells. Shallow depressions may be regarded as imprints of endothelial cell nuclei, and they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for arteries and capillaries. The angioarchitecture of the newt eye differs from that of brain in that hairpin-shaped capillary loops are not observed at all.  相似文献   
8.
应用扫描电镜对家兔髋关节软骨观察发现:月状面软骨表面和股骨头软骨表面均具由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层,月状面软骨顶部,纤维交错,网状层形态结构复杂而又丰厚;前部与后部次之,股骨头顶部,关节软骨表面的网状层显著低矮、致密,并有一矩形凹陷;下部,网状层呈斑块状,高低错落。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学分析铁磁物质及其磁畴形成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研究现有电子干扰效果与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电子战相适应的新型干扰效果和评估技术,定义了新型的电子干扰效果评估因子和效能评估因子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