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热刺激电流的方法,以猪的肩胛骨为例,对生物体的驻极效应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对生物驻极体的极化弛豫特性作了分析.实验表明,复杂的有机生命体中存在着显著的电荷储存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生物体胶原纤维和基质细胞中的结合水及生物体内少量可动载流子,从单一频率弛豫进行计算所得的TSDC谱图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其弛豫过程主要对应于单一频率的水分子的极化弛豫.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TSDC)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驻极体的放电原理。TSDC谱图上三个电流峰分别位于70℃,155℃和230℃附近。利用多点法拟合电流谱图后作出以下推论并进行了验证:70℃左右电流峰是来源于极性侧基运动的β峰;155℃左右则是α峰,来源于玻璃化转变时分子链段上偶极解取向,230℃左右为空间电荷ρ峰,机理是空间电荷被捕获在陷阱后受热发生的退陷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