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陆机《文赋》研究在《文选》钱氏学中占重要位置,特别精彩处有四:一、揭文胆;二、辨“警策”与“警句”;三、释工拙相参;四、证灵感。对李善注肯定少否定多,且有嘲讽口吻。《管锥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是粉碎“四人帮”后文化界的第一声春雷,在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不可“臆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卞之琳是一位具有独特诗风的诗人。他的诗短小精悍又哲思深远,并且在新诗的格律化方面有颇有建树。他将诗歌规律与诗歌所反映的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形式和韵律都为主题服务,同时,又通过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使主题可观可感,强化了读者对主题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著名翻译家卞之琳文学翻译思想的梳理和归纳,探讨其翻译思想的形成和特点,揭示其对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工作和中国译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抄本《辨音纂要》作者不详,一函四册,开篇为"序"。研读这部韵书的序文及其所列相关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辨音纂要》这部韵书的表面音系特点及韵书性质。"序"中体现出《辨音纂要》声母为三十母,韵目七十六个,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并未派入三声。我们可以认定,《辨音纂要》属于《洪武正韵》一系韵书。  相似文献   
5.
边连宝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学者。他出身于文学世家,自幼受父亲影响深爱杜诗,一生命运坎坷。其思想以儒家为主,性情耿介,淡泊名利。边氏著述丰厚,蔚然大家,其中《杜律启蒙》是他的一部力著。该注本体现了边氏一整套注疏理论,重视分析杜诗艺术,文字通俗易懂,注解方式不拘一格,妙解新见迭出,颇具诗人眼光。另外,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批评原则。是明清时期众多杜律注本中颇具特色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展白族传统体育“霸王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展白族传统体育"霸王鞭"训练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探讨"霸王鞭"运动的健身价值,为其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及大众健身领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非体育专业学生40名(男、女各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名(男、女各10名),按照正常的规律进行学习和生活;实验组20名(男、女各10名),组织其进行16周的"霸王鞭"训练,每周3次,每次50 min。结果:"霸王鞭"训练能够改善受试者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结论:长期系统的"霸王鞭"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对于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关于明代吴讷《文章辨体》的文体分类数目,历来说法多有抵牾。在当时,说法已不相同;到清代,《四库提要》中两次提及,说法不一;今人也是各持己见,众说纷纭。除去因不可抗拒的版本原因造成的分类数目的差异外,此书系统内部的不统一也是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重要原因。因该书每种文体之前皆有“序说”,以此为显著标志,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考辨,可基本认定,《文章辨体》内集分体五十一,外集为九,计分文体六十体。  相似文献   
8.
推广了中国唐代的历算家边冈在其崇玄历中发明的一种逐次分段抛物内插法。通过计算新的插值点上的被插函数与插值函数之差,判断分段效果的好坏,以此确定分段是否仍需进行下去,若是,则此差值便可给出下一轮分段抛物插值函数。并对其收敛性与插值余项的精度估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卞之琳善于把握中西诗歌中的相通特质,并将诗歌进行智性的选择与转化,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卞之琳在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变主要体现在吸收艾略特、瓦雷里等诗歌养分时,又融入自身深刻的审美体验。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的选择和异变是大意诗歌领域的一个再创造,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新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学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诸子学记,一种是经师学记。但是,在西洋学术的冲击下出现的国学,迥并于传统的子学和经学,具有新的内涵。国学兴盛期出现的国学大师,其学记自然也要求新的体例。卞孝萱先生的力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一书涵盖了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等12位国学大师。该书从正名国学,慎取大师;知人论世,表彰人格;博观约取,新见纷呈;不畏前贤,指瑕纠谬四个方面展开了独到而又精湛的论述。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示范,卞先生实现了对国学大师学记的正名,该书也成为国学大师学记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