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德全  韩冬 《河南科技》1991,(11):13-13
<正> 当前,影响平菇大量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房舍,场地的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秋播平菇与四季豆生长季节的光,热等条件互补的情况,利用菜园地进行平菇与四季豆高低洼间作试验获得成功。理论依据 (一)秋播四季豆生长期内温度在15—25℃之间,与平菇生长发育所需温度吻合。 (二)平菇中后期出菇时,四季豆搭架遮阴,为平菇子实体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 高洼种平菇,低洼种四季豆,旱可浇,涝可排,在水分的利用上同时满足了两作物的需要。种植方法 (一)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一亩,施肥整地后于7月25号作出东西走向高低洼,低洼宽1尺,高洼宽3尺,高洼比低洼高出3寸。7月28号在低洼两面边播种两行四季豆,宽窄  相似文献   
2.
银杏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琳  陈炜青 《甘肃科技》2003,19(7):132-133
针对银杏种子育苗中幼苗易发生颈腐这一现象,探索出适于甘肃省自然条件的银杏“间作套种、高密度大田育苗”新方法,可提高银杏种子育苗的成苗率、出苗率及出苗量。  相似文献   
3.
1.选择适宜品种。花生选用早熟高产品种远杂9102;芝麻选用驻J18,该品种中早熟,高产、抗旱、抗病、耐瘠薄、生育期短。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双季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代虽然有早稻和晚稻的名称 ,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双季稻 ,但这并不能否定宋代有双季稻的存在。宋代存在再生、间作和连作三种形式的双季稻。再生稻 ,又名再熟稻、稻孙、二稻、传稻、孕稻、魏撩、再撩、再生禾、女禾等 ,分布于两浙、淮南、江南、福建和湖北等地。间作稻 ,又名寄生 ,主要分布在浙东一带。连作稻 ,在宋代虽然没有专门的名称 ,但却出现了许多连作稻的品种 ,如江苏的乌口稻、浙江的乌和第二遍、江西的黄穋禾、福建的和献台、岭南的月禾等等。另外 ,在宋代的稻品种中 ,还发现了有些品种既当早稻又充晚稻的现象 ,也应是双季连作的结果。宋代的连作双季稻分布虽广 ,但由于品种不佳、产量不高、季节和劳动力的矛盾、放牧的需要、肥水条件的限制、投入产出率低等等原因 ,双季稻总的种植面积并不大 ,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如同凤毛麟角。宋代的双季稻大多都是在原有的品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当时引进的早熟而耐旱的品种占城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粮桑间作立体种植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凉山科技》1992,(1):13-14
  相似文献   
6.
田间定位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港区农田生态条件有利于枣粮间作,该种植模式已经成为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枣粮间作主要有三种间作模式一是以农为主的间作模式,行距在20m以上;二是以枣为主的间作模式,行距在10m以内;三是枣农并重的间作模式,行距在15m左右。三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显著的高于单一农作物种植,并且研究提出了三项集约化栽培措施,为该区发展枣粮间作及优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杨青 《应用科技》1999,(10):26-26
荠菜植株矮小,生长期短,对土壤养分消耗少,与辣椒进行间作栽培不仅互不影响产量,而且充分利用了辣椒定植前及定植后株行间的空闲地,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一般亩产辣椒3500kg-4500kg,芽菜1500kg-2000kg。品种选用辣椒应选用苏椒5号、洛椒4号或汀研1号等高产品种,荠菜则必须选用花叶品种迹叶荠菜耐热性强,不易抽)。辣椒育苗为能使辣椒适期定植而又不影响荠菜生长,要求在12月下旬进行育苗。播种前5-7天进行浸种催芽。播种后注意控制床温,白天温室控制在28℃左右,夜间16℃-18℃。老白天温度超过25T,可适当通风降温,以防幼苗…  相似文献   
9.
在退耕还林工程林业药间作模式中,对中药材的栽培技术作了简述,提出科学进行林药间作,在确保造林成活率的前提下,进行栽培。详细讲述中药材栽培的气候、土壤条件、选种情况。中药材栽培的市场前景和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磷素淋溶流失的影响,设定株行距分别为:2 m×5 m(LⅠ)、2 m×15 m(LⅡ)的2种密度间作系统以及单作小麦地(CK),测定距地表60 cm深处淋溶液体积与淋溶液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以及总颗粒附着态磷(PP)的质量浓度及其淋失量。结果表明:1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体积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体积降低越明显。2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质量浓度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3种形态磷质量浓度降低越明显。3土壤淋溶液中磷素流失形态以TDP为主。间作密度越高,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流失量就越低。实验表明,株行距为2m×5 m(LⅠ)的间作系统对农田土壤磷淋溶的削减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