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援助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义务主体包括责任主体和服务主体,以及责任主体所指的机构;服务主体按法律所指派的人员;权利主体所指定的范围等进行了讨论.指出,现行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民事、行政的法律援助范围过窄,应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至少应包括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人身损害的案件,以及涉及家庭暴力又无财产内容的婚姻案件.  相似文献   
2.
于国强 《科技信息》2012,(22):428-428
本文通过定性分析法,研究了近年来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的的优势、内容和途径、方式方法,以期了解我国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已涵盖国家法制运行的各个环节的不同层面,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对本国公民必须承担的一项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为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法律援助资金可通过财政拨政,专项提取,社会捐赠等途径获取。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框架下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明 《安徽科技》2010,(8):38-39
当前,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法律援助服务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和解决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依法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立法的完善、执法的严格和建立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才能真正改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状,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当前法律援助工作中的问题,对地如何更好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洪 《河南科技》2004,(6):40-40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2003年7月16日,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经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 ,它是对需要利用司法机制但又缺乏相应能力的社会成员 ,由国家、社会、个人给予援助 ,使之克服司法障碍的社会现象 ,我国司法援助主体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主体、性质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经历了从1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本回顾了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了法律援助制度的重大意义,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