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复杂苛刻的工作环境,开发出可以达到Q125钢级标准的高抗拉、抗压和抗挤毁性能的油井管用钢,研究了调质工艺对V微合金化试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调质处理后的实验钢的微观组织主要是回火马氏体和微量贝氏体,碳化物大量析出,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低的回火温度和较长的回火时间可增加碳化物的析出量,从而增强沉淀强化作用.在610℃下回火70min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分别可达954MPa,989MPa及13.5%. 0℃冲击功横向为25J,轧向为46J,满足Q125钢级油井管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导出了判断垂直并、水平井及任意角度定向井井璧岩石坚固程度的判据“C”公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该判据在完井方法选择中的应用,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颖  高安琪  杨坤  董泽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172-13180
油井管螺纹失效是目前油气田开采作业中常见且难以治理的事故之一,这一情况不仅制约开采进度,更是威胁井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普通螺纹存在密封性能差、承载能力低、抗腐蚀能力弱等问题。本文主要从疲劳失效、密封失效、腐蚀失效3个方面不同角度阐述了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以及控制方法。在介绍了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目前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的发展情况。指出当下我国油井管特殊螺纹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最后,在结合过去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油井管特殊螺纹力学性能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油井管作为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基础设施,随着油气田的不断深入开发,油气井的实际开采环境越来越恶劣,其接头螺纹连接处的腐蚀失效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为保障井筒完整性,提高油井管的使用寿命,对几种典型的油井管接头螺纹腐蚀类型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和综述了其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针对文中介绍的腐蚀类型,对其腐蚀防护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重要。石油作为我国工业建设的血脉,在工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石油资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也日益密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因此油田企业加强油井管理对于石油资源的开采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油井的管理是一个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问题,本文将对油井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太原科技》2011,(10):111-111
太钢不锈钢钢管公司紧抓市场脉搏.致力于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日前成功开发出国内最大口径高镍合金油井管。  相似文献   
7.
特殊螺纹接头油井管的设计和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PI螺纹油井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在开发、应用特殊螺纹接头油井管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从不同的使用服役条件综合分析评述西姆莱斯开发的各种特殊螺纹结构设计与选用要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方向,为有针对性地选好、用好特殊扣油井管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开发中H_2S/CO_2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分别探讨了CO2腐蚀和H2S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H2S/CO2共存条件下的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H2S/CO2腐蚀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油井管H2S/CO2腐蚀的防护措施,探讨了高酸性油气田腐蚀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了中国石油钢管产品的发展历程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主要钢管企业面对石油工业对石油钢管日益严格的技术要求,积极研究开发新产品,指出了中国石油钢管制造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V-Ti-N微合金非调质无缝油井管钢中碳氮化物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包括奥氏体γ相和两个碳氮化物相三相溶解度间隙平衡处理的方法计算了V-Ti-N微合金非调质油井管钢中的碳氮化物析出. 计算结果表明,此钢奥氏体中的析出模式为1 473 ℃时TiN即开始析出;其后部分TiN逐渐转变为复合(TixV1-x)(CyN1-y)颗粒,而其他的TiN直到低温仍保持其化学性质;最后富V-C的V(CxN1-x)在846 ℃开始析出. 实验数据验证了这种析出模式. 计算结果支持了中碳含钒微合金钢中800 ℃以下奥氏体中的析出对其后的奥氏体分解相变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