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就目前长治电网中真空断路器在变电站使用中比较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元法对日本日立公司的OFPTB-550型罐式断路器灭弧室内的电场分布的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计算了灭弧室内动,静触头在分合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静态电场,找到了最大场强的位置,得到了不同开距状态下灭弧室内的电场分布和沿触头表面的电场强度分布的情况,对断路器灭弧室内的绝缘强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永磁操作机构电磁设计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利用等效磁路法建立了该类操作机构的磁路及其各电磁量之间的物理关系,同时建立了合闸和分闸操作过程中的电磁方程和动铁心的运动方程,并讨论了其电磁设计的基本方法.结合实验样机,分别给出了操作过程的动态特性计算和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汤绍强 《广东科技》2006,(9):148-149
在10kV终端用户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跌落式熔断器,二是利用负荷开关加高压熔断器所构成的组合电器,三是利用真空断路器。这三种配置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各有优缺点,现对这三种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计及电动斥力效应的低压塑壳断路器机构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的软件包ADAMS,建立了低压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测试了该型号断路器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输出特性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断路器的瞬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电动斥力对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影响及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霍尔姆公式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短路开断过程的电动斥力,分析了短路情况下电动斥力对低压断路器开断过程的影响,实现了机电耦合.由于电动斥力的作用,机构短路情况下的动作时间比手动脱扣缩短了约2ms.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跳不开闸、跳闸线圈烧毁的原因、现象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操动机构配合公差对高压断路器灭弧室灭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操动机构和灭弧室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对比联合仿真计算结果与工程试验所得数据,验证了联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操动机构系统的配合公差等级与配合数量对灭弧室灭弧性能影响较大,配合公差等级对灭弧室灭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灭弧室关键部位气体压力变化的滞后性,滞后时间最长为0.002s;考虑不同公差配合数量时,灭弧室关键部位气体速度幅值变化较大;通过选择合适的配合等级与配合数量能够提升灭弧室灭弧性能.  相似文献   
10.
灭弧问题是直流断路器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在对比分析了四种典型的直流断路器灭弧方案的基础上,得出了"电流转移法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结论,并结合案例对采用电流转移法的直流断路器系统进行等效理论分析,基于Matlab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流转移法的直流断路器能够产生电流人工过零点,且具有较好的灭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