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末端炔烃与亚铜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炔亚铜的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末端炔烃和亚酮离子的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稳定性和炔亚铜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炔烃的活泼性与介质中氨的含量密切相关,在c(NH3.H2O)/c(Cu^+)摩尔比为270~900的范围内,反应活性最大,易与亚铜离子反应生成炔亚铅,红色乙炔亚铜的组成为CuC≡CCu,它在含有羟胺的氨性介质中很稳定,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这些结构为利用生成炔亚铜的以应来鉴定混合气中微笑  相似文献   
2.
曝气处理甲苯的传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技术(AS)是处理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原位操作等显著优势.通过自行设计安装的二维砂箱,结合AS的流型,对其进行了去除甲苯的传质研究.采用乙炔示踪法对AS的流型研究表明,在0.15m^3/h的乙炔曝气流量下,气体在地下水区域中分布非常均匀,形状近似为对称U字形.AS甲苯传质研究表明,在曝气过程中,空气可达到的区域是AS修复的主要区域,且甲苯的去除时间受空气含量的影响极大.曝气源附近的区域.其去除效率很高。经400min曝气后,甲苯去除效率达80%.  相似文献   
3.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O(^3P)与C2H2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HF/6—311 G(d,p),HF/6—311 G(3df,3pd),MP2/6—311 G(d,p)和MP2/6—311 G(3df,3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含PPV结构的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评述了含PPV(聚苯乙炔)结构的高分子型电致发光材料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工作,并对这类材料的分子设计做了简要展望.介绍和引用了有代表性的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5.
烷氧基取代对聚萘乙炔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5种烷氧基取代的聚萘乙炔,研究了烷基取代对电导率的影响,发现了电导率随取代基的增长而增大,当烷氧基的碳数超过4时,电导率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对苯二酚为基本原料,通过甲氧基化、氯甲基化、锍化三个反应合成得到了单体双锍盐且产率达84%,并运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对每步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渗透侧抽真空的方式对膜法乙炔脱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处理量下,渗透侧真空度对渗余气含水量、回收率、分离因子和水蒸气、乙炔渗透通量的影响.当处理量为2.4 mL/s,原料气压力为180 kPa,渗透侧压力为20 kPa时,经过膜分离器处理后的乙炔水含量可由1%降至0.4%以下,渗透气量小于5%,便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日前,2005年度解放军科技进步奖颁发,北京工商大学(下称我校)孙家跃教授、杜海燕副教授与军事医学研究所联合研究成果“多硫代聚芳基乙炔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荣获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我校科研团队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科研成果屡获解放军科技进步奖,本次是继2001年获得一等奖,2003年获得二等奖后第3次荣获该奖项.  相似文献   
9.
新投运高压并联电抗器,通过油色谱跟踪实验,发现油中有特征气体C2H2(乙炔)含量超标的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介绍了相应的处理过程,并找出了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流金属磁过滤阴极真空弧(FCVA)制造出Ti和乙炔(C2H2)气体的双等离子体在单晶硅(100)上制备非晶态碳膜.重点研究了乙炔气体和过滤线圈电流对非晶态碳膜的结构、形貌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中主要成分是TiC,并以(111)作为主晶向;随着过滤线圈电流的增大,薄膜的晶粒度越来越小;薄膜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减小,变得更加平整;薄膜的应力减小,可以下降到2.5 GPa.薄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C2H2体积流qV(C2H2)的增大而降低,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以达到33.9 GPa和237.6 GPa.非晶态碳膜的摩擦因数在0.1~0.25之间,大大低于衬底材料单晶硅片的摩擦因数0.6.随着过滤线圈电流增大,摩擦因数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