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3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中,当实验数据较少时,自由参数的不同初始化设置会导致较大的结果差异,这为物理结果的确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了345MeV/u ~(78) Kr+~9Be反应中产生的丰质子同位素的截面和结合能,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利用结合能预报部分丰质子核素的截面,以及通过实验截面对近质子滴线核素的结合能进行反预报测量.这对于近质子滴线的丰质子核素实验测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正>20世纪80年代初,泵送混凝土开始被广泛采用。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泵浇筑主要用于工程量小、断面小、钢筋密集的薄壁结构、隧洞衬砌、导流孔封堵,以及其他设备浇筑不易  相似文献   
4.
一种扩展的3-2-1组合夹具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孔系基础板组合夹具定位方案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的3—2—1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全部设计公式.利用该方法可以自动确定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定位边界的工件的全部可能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03,(11):138-141
智囊观点现代管理一个最为深刻的认识就是:一件工作是否完成顺利,只有一个测试机会,那就是顾客愿意购买。企业不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而应以客户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依据直线同步电机的运行特点,通过合理假设,推导了直线同步电机悬浮力与驱动力的表达式,通过对磁场和力的分析,找出了它们与功角δ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利用ANSYS软件对磁场和力进行了仿真,在功角δ从0°到360°的变化周期内,得出驱动力和法向力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ZS6型振动筛投入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设计理论对%S6型直线振动筛进行了改进设计。以激振频率和隔振系统刚度为设计变量,以隔振系数(传递给底座的动载荷)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到16个约束条件,建立了直线振动筛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综合约束函数双速下降算法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计算出不同设计变量初值情况下的优化设计结果。改进后的ZS6型直线振动筛的激振效果得到改善,从而可大大提高钻井液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回归直线法的由来,给出了相关性检验的两种方法:相关系数法和方差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误差估计的3种简单方法:最大误差法、平均误差法和标准差法,使“回归直线法”在公司理财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更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直线逼近渐开线齿廓曲线的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渐开线弧长公式出发,引入一种能根据加工精度要求来确定逼近线段的段数,并使节点在渐开线齿廓曲线上分布均匀的自适应计算方法。给出计算实例及用AutoCAD来绘制齿轮的方法.以及用VLisp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和绘图程序的框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05,7(2):11-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继2004年11月19日将电子束调试到直线加速器的末端,保证储存环同步辐射专用运行,并提供BESⅢ探测器研制所需的试验束之后,于2005年3月19日成功将正电子束调到直线加速器出口,初步定标流强达45mA(改造前BEPC正电子流强为3-5mA),正电子能量达1.3GeV,已能够为储存环提供正电子进行机器研究。这标志着BEPCⅡ直线加速器改造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