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必须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各省市区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2020年全面小康标准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今后2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作者就重庆市近年工业“三废”的排放及2000年长江经济带各相关省市的“三废”排放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虽有改善,但仍是制约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包括建立绿色产业;形成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实行总量控制及改革环境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海军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海河两岸生态建设的措施与方法,并对海河两岸生态环境的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皓 《科技潮》2006,(7):28-29
城市大面积铺设硬化地面会给环境带来3方面危害:一是不利于雨水补充地下水,二是会增加城市的热效应,三是会使城市丧失地表生态。这些危害叠加起来,城市会变得干燥、缺水、浮尘重、植被生长困难、环境自净力差等,使城市的环境质量和舒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结构体系、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构配件、新的施工机具、设备的不断出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在建筑工程中,一些质量通病还是时有发生,这些通病,在这里,我主要想从工程质量管理及建筑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设五棵树开发区周边环境状况影响评价,指出影响环境因素。根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给出建立综合治理污染措施及手段,并对开发区建设后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潮阳市的环境数据,科学地分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为潮阳市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制定环境保护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中的代际财富均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代际财富均衡的内含,指出资源存量与环境质量是参与代际财富转移的重要部分,资源的分配管理的一定质量环境的保护要本着代际机会均等的原则,建立了代际财富均衡的模型,说明资源资本的增殖积累是缓解代际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皓 《科技潮》2003,(11):10-13
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已成为北京人都熟悉的口号的今天,却有一个问题显现出来:那就是不少以“城市环境建设”为由而实施完成的工程,却几乎没有生态设计的常识。其结果是:工程完成后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城市大面积的“水泥化”就是最典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模糊聚类分析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前,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一般采用国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大气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值与国颁标准 值进行比较来分类,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不同等级的多种污染物对分类的共同影响。本文以模糊聚类 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郑州市1989年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类评价,克服了上述的不足,获得比较客 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