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远方 《科技潮》2004,(8):52-53
图拉顿巨龟栖息地:孟加拉沼泽特 征:图拉顿巨龟是陆地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动物,甚至超过恐龙,重达120吨。大黄蜂栖息地:雨林沙漠特 征:体内存有足够的脂肪。波格乐鼠栖息地:海拔较高的高原  特 征:最后存活的哺乳动物,重量只有28克。未来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你所看到的,肯定是你所想不到的。 最近,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大胆猜想,把我们想象的目光引向浩渺的未来,500万年、1亿年、2亿年后的地球上,谁是真正的主人呢?让我们来看看那时可能出现的新物种。飞鱼栖息地:全球海洋特 征:它们的鳍已经变成了翅膀,并且长出了可以弹射出来的嘴…  相似文献   
2.
3.
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熊猫主食竹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基础,同时也是大熊猫栖息地林下最为优势的层片,深刻影响着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各专家学者围绕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量生产、制约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的养分循环、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假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果还具有许多不确定性,这对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的深入了解还非常不够,同时也很难满足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以及养分循环的动态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互动过程的研究以及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的控制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陆地与海洋相接的地方,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最丰富和多产的环境之一:这就是与潮汐关系密切的海滩地带。对很多生物来说,这里也是一张“菜肴”丰盛的餐桌。  相似文献   
5.
根据查阅的近50篇有关文献资料,对我国鸡类生态学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在区系分布、数量调查、栖息地、活动区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加强保护我国野生鸡类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四川大相岭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年对大相岭大熊猫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3.76km2,数量14只,分布在洪雅和荥经县境内.大熊猫活动痕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多种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有采笋、历史的采伐和公路,分别占调查样方数的23.2%、22.2%和6.8%.与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比较,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时没有大熊猫分布的荥经县现成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大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小,数量最少的山系,需加强该地的保护区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建设及有效控制栖息地内的人类干扰活动,从而避免大熊猫种群的衰亡.  相似文献   
7.
白玲 《大自然》2014,(1):58-59
8月底9月初的上海天气依然闷热潮湿,然而夜晚已是凉风习习,这正是野外观虫、听虫的好时候.为了观察环境变化对鸣虫栖息地的影响,我和四位同伴以及一名摄影师,驱车前往上海市郊进行昆虫调研. 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是金卫东站铁路,位于上海浦东沿海东岸.  相似文献   
8.
<正>大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赋予了万物生命,赋予了四季美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万物遵循着大自然的号令,一年四季,顺序交替,它们跟随着季节变化不断交换着自身的姿态。那一幅幅美景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然而,人类正在加速打破这种美好的平衡。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口不断增加,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强。如此这般,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农田、厂房……生物的自然栖息地被人类活动的痕迹割裂得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9.
10.
温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