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适应波束天线由于其发射接收具有强指向性的特点,其网络拓扑控制问题、方法与全向天线存在较大不同。针对节点安装有多个空间均匀分布的自适应波束天线进行组网通信时的拓扑优化控制问题,建立了自适应波束天线和网络节点通信的数学模型;对拓扑优化控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问题本质是对节点安装的多部天线进行最优化链路分配。以网络通信质量的量化计算作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0-1规划的拓扑控制优化模型,并对网络连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节点连通以及整个网络连通的充要判决条件。最后给出了2种不同节点数情况下的仿真计算结果,并通过穷举法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空间衰落相关性(SFC)的同时引入天线单元方向性,研究基于统计信道模型的终端MIMO多天线模型及性能评估方法.在Kronecker的MIMO信道建模中应用终端波达信号方位角功率谱(APS)模型.利用此MIMO信道模型概念,分析在统计衰落信道中MIMO阵元方向性对系统性能影响,包括对空间衰落相关系数、MIMO多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BER)的影响.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终端MIMO多天线模型中阵元方向性对系统性能影响显著,合理安排阵元波束方向可增加约10%多径信道容量并明显减小误码率.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与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相结合可以作为应急通信网络的可行选项之一。受限于频谱资源,无人机与D2D用户往往采用共享频谱技术,这会导致网络中干扰链路增多,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为此,将无人机配备定向天线以降低干扰的影响。为量化分析其对网络的具体影响,利用随机几何理论,对D2D通信与无人机通信共存的网络进行系统建模,推导了D2D用户成功传输概率的精确表达式以及无人机通信用户成功传输概率的上下界理论表达式,讨论了无人机密度以及天线阵子数等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全向天线,无人机配备定向天线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性能,且存在一个最优的无人机密度,使无人机通信用户的成功传输概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5.
一种使用定向天线跟踪通信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天线在某一方向上信号很强,但其方向性太强。为了弥补定向天线的这个劣势,使其在较大范围内都有良好的信号强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定向天线不断转动以跟踪信号源,并在网络意外中断时通过全方位搜索自动恢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式。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式能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比较可靠的远距离无线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的目标函数提出能够同时适用于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的场强定位算法,数学分析方法证明了该算法和过去仅适用于全向天线的算法在全向天线情况下的等效性以及和这种算法分贝表示形式的等价性,并讨论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负载和解决路径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自组网路由算法(RMENDMRDA).初始时该算法应用优化波宽选择算法确定定向天线的最小扇形覆盖区域,从而节省能量消耗,在选择累计能量最小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时采用链路可靠性选择算法,以满足链路的可靠性要求.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路由负载更小、路由发现频率更低.与源传输能量选择路由算法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相比,RMENDMRDA的数据包投递率提高了18%,路由负载降低了24%,节省能量约8%.  相似文献   
8.
移动自组网使用全向天线进行数据传输时,会产生信号干扰严重和网络收敛较慢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自组织网(MANETs)接入控制协议(DAND-MAC).本协议可以统一协调定向天线与全向天线同步工作,全向天线进行拓扑发现和邻居监控,定向天线用于链路建立和数据传输.详细分析了DAND-MAC协议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使用OPNET Modeler进行网络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相比传统的静态时隙分配协议和全向天线动态时隙分配协议,DAND-MAC在端到端延迟、吞吐量和时隙利用率等网络性能上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09,(21):40-40
通宇的主要产品有:CDMA/GSM/DCS/PCS/3G/WIMAX等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基站天线,包括全向天线、平板定向天线、手动电调及AISG2.0遥控电调天线、三扇区一体化天线、环境美化天线、TD—SCDMA智能天线及直放站天线;室内覆盖产品包括宽频吸顶天线、壁挂天线、双向天线及宽频带功分器、耦合器等;终端天线产品有单频及多频固定台天线、网卡天线、车载天线及高增益栅格抛物面天线;  相似文献   
10.
QTDMAC: MAC protocol for QoS support in MANET using smart antenn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nlike directional antennas, smart antennas offer MANET (Mobile Ad hoc Net works) potential increases in their achievable throughput and capacit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antenna technology, we studied the MAC protocol for QoS support was studied, which becomes the hot issue in multimedia services. The protocol divides the channel into the data channel and the control channel, node sends forecast guarantee to compete the channel. And after completing the RTS / CTS handshake appointment, node is reserved for data transmission. Node can send Busy Tones to prevent the problem of the deafness nodes and hidden terminal. At last if the direct link between the sender and receiver has low quality and low rate, data packets may be delivered faster through a relay node. Through the analytical results, QTDMAC with the protocol IEEE802.1 and DMAC were compared. The QTDMAC protocol is proved the superiority in throughput and the realtime delay busi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