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0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产量递减快,衰竭开发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衰竭开发后期回注溶解气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基于新疆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质油藏特征,建立了致密油藏多级压裂双水平井机理模型,系统研究了上述方法在致密油藏中的生产特征及敏感性。结果表明,溶解气回注可以有效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缓解水平井产量递减的速度。采出程度随注入量、注入速度及吞吐轮次逐渐增加;气体分子的扩散作用可增加基质的受效范围,扩大气体的作用半径;弱非均质性储层(变异系数0.2)采用溶解气吞吐提高采收率效果最佳。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吞吐轮次对注溶解气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注入时间、注入速度、扩散系数、焖井时间。另外,建立的代理模型可准确预测和优化致密油藏注溶解气提高采收率效果。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ctical three-dimensional meathematical model of circulation and heat transfer in generator of glass melting furnaces.The model was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smoke flow and the lattice units,and between the air flow and the lattice units.This model not only bypassed the difficulty of complicated comput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regenerator of glass furnaces,but also avoided the irrationality of fix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surfaces.Use of the model yielded very important data and also the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the regenerator of glass furnace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3.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引入基于Preisach模型的滞回环节数值仿真方法,采用一维存储和非均匀网格剖分提高数值求解的效率,采用模型离散化解决非线性造成的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根据提出的数值仿真方法,对电磁悬浮刚性转盘的起浮和振动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磁滞影响后,仿真仍能够成功进行,为更有效地设计转子磁悬浮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一弘  朱耀明 《海峡科学》2008,(6):38-39,48
针对同塔双回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序排列方式,分别计算不同电压等级下的5种相序排列的工频电磁场分布和大小,通过分析比较,根据"可合理达到尽量低(ALARA)"的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提出采用逆相序的最优排列方式,有利于减少高压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机械运转时,除了惯性主轴通过质心,且作等角速转动的回转构件外,所有其它构件都产生惯性力.惯性力在机械各运动副中引起动压力,进而增加运动副的磨损,影响构件的强度,降低效率.此外,周期性的惯性力还造成机械本身的工作精度及可靠性的降低,使零件疲劳破坏并产生噪声.因此,研究机械平衡,消除附加动应力,可以很好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油田产出污水是在油气钻井、开采、处理过程中必然的伴生物,也是石油工业中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大污染源。本文从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油田污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油田污水应用环境控制技术,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从石油工程的工艺本身和改进工艺过程减少油田污水的产出量和提高油田污水的回注利用率,从而显著改进环境质量,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可能性,也讨论了当前在油田污水治理和回注利用方面应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进行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能够形成塑性铰;有粘结框架的耗能量大于无粘结框架,但无粘结框架的残余变形比有粘结框架小:试验后无粘结框架的预应力损失可略去不计,而有粘结框架在塑性铰处的预应力损失则达70%。本文提出的算法实现了预应力框架包括下降段在内的有限元全过程滞回分析,同时也可适用于非预应力框架。  相似文献   
8.
用回热器的热声原理,解释了在振荡控制的热耦合变压吸附系统的吸会柱回热器中发生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并将其应用于热耦合变压吸附的热声网络模型,在热声网络模型中,当地压力是时间和空间二者的函数,这不同于传统观点即认为当地压力仅是时间的函数,该网络模型能为压吸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滞回线是研究铁电性的重要方法,但其中非线性电导,非线性顺电电容等非铁电性的影响难以消除.为此提出了微分电滞回线方法以取代传统的电滞回线.基于该方法,可将回线中各种非铁电性的贡献定量地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铁电性的贡献.对锆钛酸铅(PZT)和钛酸钡(BST)陶瓷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纯铁电微分回线可用若干个高斯函数精确拟和,铁电体的极化疲劳就表现为高斯函数个数、峰位、峰高、半高宽等参数在外加作用下持续变化.实验还进一步证明,疲劳效应与铁电体所经历的热力学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化石燃料化学能释放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能的品位概念研究了化学能间接释放过程中化学能和物理能的能量品位关系,提出了化学能梯级利用的新机理.进一步研究了以甲烷为燃料的化学能间接释放过程,揭示了化学能梯级利用现象,并对循环中化学能释放过程进行了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化学能间接释放方法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化学能,与直接释放方法相比,化学能释放过程所获得的热流(火用)增加2%-3%.得到的结果为燃料化学能间接释放过程提供了新认识,并为集成新的热力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