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一种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及仿真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承向军  杨肇夏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1970-1973,1976
在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道路交通控制概念模型和单路口交通信号自学习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区域控制方法。通过相邻路口信号控制智能体的信息交互和协调,在确保路口绿灯时间利用率较高的前提下,尽量使相邻路口驶来的车队不停车地通过路口。编制交通控制微观仿真软件,在一个由8个路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中对多种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体BDI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通过相邻路口信号控制智能体的信息交互和协调,在确保路口绿灯时间利用率较高的前提下,尽量使相邻路口驶来的车队不停车地通过路口.编制交通控制微观仿真软件,在一个由8个路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中对多种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流模拟体系中 ,为了模拟智能交通中用户在出行时能够获得当前交通状况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出行路径选择的情况 ,提出了一个新的微观用户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包含认识更新模型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城市公交线网的主要特点和乘客出行择路心理分析出发,建立了一个以逐层搜索、多路径分配为核心内容的乘客出行分配模型.采用该模型搜索到的任意二节点间的入选路径数不尽相同,它取决于相应集合中满足择路条件的路径数,比较合理.而且逐层搜索入选路径通常能在前三、四个层次中中止,避免了大量不可能入选路径的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在分配 OD 小区出行量为节点间入选路径出行量时,主要依据节点集散度与入选路径数等因素,能较客观地给出各线路乘客流量与流向,保证线网效益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体系构成基础上,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目标、培养体系的框架及其思路,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应用微型计算机确定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新方法,解决了国内尚未解决的各种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站对能力的影响等问题,原理部分的新观点和结论充实了现有运行图理论的内容。所建议的电算通用程序可用来快速、精确地确定全路各具体区段的扣除系数值,也有利于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到达流的生成是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系统模拟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列车运行图为依据,生成到达列车流的新方法.此外,编组站到达流应该包含到达列车流和本站批准装车流两个方面,文中亦为本站批准装车流提供了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铁路编组站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特征,着重研究了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用以开发驼峰技术作业过程模拟实验系统,为科研及教学培训提供一个模拟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机铺画大秦线最大货物列车运行图,研究了适用于大秦线设备条件的“综合V型天窗”的设计、比选与优化问题,并根据大秦线近期、中期与远期运量的需要,分别提出了各个时期的维修天窗方案及相应的有关设备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铁路运输系统模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要分析并评述了几个国外常用的铁路仿真系统的特点、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探讨了铁路模拟研究中常用的模糊集理论与多智能体技术.并从我国铁路运输的实践出发,分析了铁路模拟器的基本结构和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在铁路运输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加强基础数据收集、注重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巧的集成、加强可持续模拟框架的论证、注意软件测试以及模拟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积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