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旭东 《科技信息》2013,(16):310-311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水平速度及垂直速度转化率等参数的对比分析,得出诸多影响跳高成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提高跳高成绩提出了几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杜旭东 《科学之友》2008,(11):138-140
光纤通信和光缆通信都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指出了它们的发展特点,并对不同类型的技术运用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光纤光缆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紫彩血蛤肾脏和围心腔腺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的肾脏和围心腔腺的超微结构。在肾脏中观察到4种细胞:具液泡的立方形细胞、具液泡的长柱形细胞、吞噬细胞和肌细胞。在围心腔腺中观察到3种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实质细胞和吞噬细胞。肾脏中除了肌细胞外的3种细胞及围心腔腺中除了柱状上皮外的2种细胞内均有色素颗粒,它们能将色素颗粒转化降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师范院校的特点,通过分析师范院校后勤改革面临的困境,提出后勤改革应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论述了后勤改革应选择的对策。本文根据全国高校后勤会议精神并结合师范院校实际而撰写,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6.
黄骅坳陷内多数褶皱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并与正断层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褶皱枢纽与断层走向的位置关系,黄骅坳陷内褶皱样式基本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根据褶皱的形成机制,这两种褶皱又可进一步分为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滚动褶皱、翘倾式背斜、断层位移褶皱、断线转向褶皱以及叠加形成的各种复式褶皱。这些褶皱受构造演化控制,可互相转化。另外,黄骅坳陷内还存在多种成因与反转断层相关的褶皱。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于可膨胀套管的低碳微合金钢CO2/H2S腐蚀问题,采用电极化实验、失重法及SEM等方法和手段对低碳微合金钢分别在单一H2S(pH=2.9)、CO2/H2S流量比为1∶1(pH=2.9)、CO2/H2S流量比为1∶1(pH=5.3)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微合金钢在单一H2S条件下,生成了铁的硫化物,使腐蚀速率高;在有CO2存在的情况下,由于CO2吸附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膜,提高了自腐蚀电位,减缓了CO2/H2S的腐蚀速率;由于组织不均匀及MnS的偏析,造成腐蚀后试样表面不平整,腐蚀产物膜存在微裂纹,pH值越低,腐蚀后试样表面越不平整,裂纹越明显,腐蚀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光纤通信和光缆通信都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指出了它们的发展特点,并对不同类型的技术运用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光纤光缆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周边露头资料、盆内钻井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演化阶段论和活动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法对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各期构造变形场、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盆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中西部中生界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印支期构造层、燕山早期构造层、燕山中期构造层及燕山晚期构造层。成盆期主要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大型陆内坳陷盆地、早中侏罗世河湖沼相中小型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小型裂陷盆地及晚白垩世隆起背景上形成的小型坳陷盆地等。造山期经历了印支晚期(T3)准造山作用、燕山早期(J2末)强烈造山作用及燕山晚期(K2)准造山作用3个演化阶段。中生代构造样式以挤压褶皱、逆冲构造及张性正断裂为主,其次发育横向调节构造。燕山运动早期对本区作用最大,奠定了本区北北东向的构造体系。中生代构造演化型式与欧亚板块东部的伊佐奈畸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J3-K1)盆地火山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确认出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J3-K1)盆地火山岩系是橄槛安粗岩系,且与其燕部的火山岩系组成单级性系列。这是中生代滨太平洋板块俯冲并挤压中国大陆板块的结果,进而控制的盆地(J3-K1)是在受总体挤压背影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