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风险规避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正在广泛展开,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移民是人类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行动,关注、化解和规避生态移民的各方面风险不仅关乎移民本身福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影响。生态移民过程中的风险由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构成,生态移民风险的防范和规避需要政府与移民的全面互动,政府和移民应各担其责,共对风险。同时,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将生态移民的预期建立在一个更符合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生态移民各环节的工作来推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民族关系保障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任何政权条件下的行政区划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表现,是为当时的统治集团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提供组织保障的空间格局。古代中国政治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对大一统政治结构的持续追求,正是这一追求导致了其政治统治区域内多元性的存在。“因俗而治”型政区的存在、发展和演变,为“政治一体”与“社会多元”的互动提供了空间构架。也使“一体”与“多元”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实际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清朝在内蒙古地区的政区基本管理体制为盟旗制度,它强化了各旗与清政府间的联系渠道,蒙古族地区因此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但这一制度也阻滞了蒙古民族整合的步伐,弱化了蒙古民族内部的各种历史联系。清末及民国时期,大量汉族农民的涌入,使蒙古民族的生产方式向多样性转变。同时,随着旗境内府厅州县的设立,盟旗管理体制趋于衰落,旗县并置成为常态,致使内蒙古地区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调整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民族关系的调整方式也因此而与之相呼应。从中原王朝的角度出发,大致可分为制度性调整、战争方式调整。存在于民间的自然调整具有自发性,但仍与王朝的总体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