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导得了粘结应力-局部滑移相互关系的二阶微分方程和六个边界条件,这些方程即为探索粘结状态内在规律的基本方程,但按目前的研究途径求解是很困难的.根据数学关系的相似性,文中提出了虚设的悬臂梁分析模型,则任一点局部滑移、裂缝宽度、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差、相邻裂缝间的钢筋总伸长与混凝土总伸长、钢筋平均应变、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以及粘结状态钢筋的刚度等重要变量的表达式均可以简便地导得.建议的方法可用于裂缝、变形、粘结性能和有限元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普通方箍柱,井字式复合配箍柱和内埋工字钢柱铰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实测滞回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动力分析了恢复力模型,并编制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分析程序,采用ELCentro波和两种人工波,对3种框架柱铰进行了不同地震量级作用下动力反应耗过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安字式复合配箍柱和内埋工钢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本文中,首先对国际上关于鋼筋砼受弯构件的裂縫和变形計算的現阶情况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作了概述. 其次利用苏联規范中的公式計算的平均裂縫寬度与国外的某些試驗中量得的最大裂縫寬度比較,根据統計原理,来討論我国規范草案中建議确定最大裂縫寬度的系数。作者还指出苏联規范中对部分长期載时計算裂縫寬度的总和公式的不合理情况,因此对裂縫計算,也包括变形計算,提出了綜合公式,这不但可消除这些不合理情况,同时計算也簡单些。对双筋梁刚度計算中系数γ′內的ν值,作者提出了新的建議,并和实驗挠度进行比較,証明这一建議的合理性。最后对考虑連續梁由于裂縫所引起的內力重分布时支座弯矩修正系数提出了建議,并和一些实驗結果进行了比較計算,同时繪制了几种常遇到的荷載情况下的挠度系数曲綫以簡化在实际工作中連梁挠度的計算。  相似文献   
6.
在本文中,作者批判了德国H.Marcus提出而被一些国家采用多年的双向板简化计算方法,并根据弹性理论基本概念提出一项新的计算方法。该法的力学概念清晰。还可用以计算前法所不能计算的其它情况的双向板。对筒壳计算,作者批判了苏联В.Э.Власов的简化计算方法,并提出用简单的材料力学方法来计算这一较复杂的弹性理论空间问题。此外还利用扭矩和横向弯矩的有限差分关系,解决了一般简化方法所未曾解决的中长筒壳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试行)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初步看法。对偏心受压影响系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改进的可能性。对四边支承墙的计算高度提出连续的计算公式。对局部受压计算,根据国内近期试验结果,提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在结构机理的研究中,变形连续原理在一些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某些结构的现行计算方法和提出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满意优化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几项在有限的具体方案中求出实用上的优选满意解.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较合理的配置,进行了有关试验观测和钢筋混凝土方板优选配筋的试验研究,并都给出了一些细节.此外,述及了国内对纵横向框架设计的经济比较.介绍了采用3种不同形式连粱的4层框架比较试验研究,带竖向通缝和不同布筋的竖向缝槽及不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低剪力墙的试验研究,在框架和剪力墙的试验研究中还包括了对结构延性的研究.以上4项试验研究都是在东南大学进行的.最后简述了国外对普通结构设计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拆卸设计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