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了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地规划的建议。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05年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m^2;到2015年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m^2。规划中注重城市生态体系的建立。注重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的建设,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种植密度对纸浆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常德市周家店镇实验林场5种种植密度10年生湿地松的主要化学组分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间综纤维素含量变化范围为73.78%~75.56%;1%NaOH抽出物含量变化范围为22.64%~23.84%;种植密度对两者影响均不显著;(2)种植密度间苯醇抽出物含量变化范围为1.54%~2.14%;种植密度对苯醇抽出物含量影响显著;但两两种植密度间的差异程度有很大不同;(3)用于纸浆材最佳的种植密度是1.5m×1.5m。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下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光合特性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和光合测定的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7个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在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量子效率(Φc)和羧化效率(CE)等光合特性.实验得知,湿地松光合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规律是:各家系的Pn、Cond、Ci、Tr、φc、CE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下降,其中Pn、Ci、CE几乎呈直线下降,各家系的WUF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先上升,至中度胁迫后下降,Cond、Tr在强度胁迫时趋近于0.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不同家系光合特征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的光合特征值明显大于对照,是湿地松各家系生长快、产量高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4.
胡衍平;刘卫东;张珉;陈明皋;程勇;魏志恒;庞文胜;吴际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49(2):123-133
【目的】从生理和组织结构角度分析5个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家系叶片着色的关键因子,探讨不同遗传材料在不同时期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呈色响应,为山乌桕景观型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树高50 cm的5个山乌桕家系(SD4—8,SD12)为研究材料,在自然条件下观察S1(2021-10-29)、S2(2021-11-05)、S3(2021-11-12)、S4(2021-11-19)、S5(2021-11-26)、S6(2021-12-03)6个时期的叶色变化,定期测定参试植株的叶色参数(L、a、b)、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花色苷)含量、解剖结构(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分析山乌桕叶色动态变化并进行家系优选。【结果】 ①在S1—S6时期山乌桕各家系叶片呈现的颜色主要为淡绿—深棕黄—棕黄—朱红—大红,观赏佳期集中在S5—S6时期,其中SD8是观赏价值最高的山乌桕家系,且从开始变色(S2)到完全落叶的色叶期长达37 d。②山乌桕各家系叶片叶色参数a呈直线上升趋势,而L和b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叶片越绿,a越小;叶片越红,a越大;a为5个山乌桕家系叶色变红的代表性参数。③在整个观测期中所有山乌桕家系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花色苷含量与之呈相反规律,各色素含量均在S3时变化幅度达到最大。其中叶色由绿转红主要是色素含量比例分配变化,S3前主要以叶绿素含量为主,为绿叶期;S3后主要以花色苷含量为主,为红叶期。④山乌桕叶色由绿变红过程中,各家系叶片厚度均表现为转色前大于转色后,其中SD4家系的叶片厚度最大降幅达到29.17%,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所有家系的上表皮厚度均大于下表皮厚度,其中转色前SD6家系的上表皮厚度显著小于其他家系(P<0.05),转色后SD6家系的上下表皮厚度在所有家系中占比最大,且与其余家系差异显著(P<0.05);海绵组织厚度均大于栅栏组织厚度,转色前后SD4和SD6家系的海绵组织厚度变化幅度存在大小最值,变化幅度分别为30.59%、0.87%,SD8的栅栏组织厚度与其余家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变化幅度为29.92%。⑤转色后大部分山乌桕家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表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减少可积累花色苷含量,使山乌桕叶片变红,且叶片组织内未出现颗粒和蜡质等明显变异附着物,没有出现较大的气室。【结论】山乌桕的叶色变化主要受色素的动态变化影响,花色苷是导致叶片转红的主要因素。在研究的5个山乌桕家系中,SD8家系表现出最为优异的叶色变化,其观赏价值较高,特别适用于景观绿化。该研究为山乌桕品种选择及其观赏价值的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等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显或极显,遗传变异丰富;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等性状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同时具有较高的重复力,这说明其主要受遗传控制;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等性状在无性系内存在显差异;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和种子潜能等的重复力相对较为稳定。因此,根据球果性状对种子园无性系进行再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园林树种林分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对8种园林树种周围空气中的负离子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周围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显,参试的8种园林树种周围空气中负离子水平排序依次为:沉水樟、罗汉松、乐东拟单性木兰、木莲、南方木莲、金叶含笑、乐昌含笑、中国鹅掌楸;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环境温度呈极显负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正相关关系;同一树种周围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响叶杨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光强及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响叶杨幼树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响叶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处理下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00 μmol/mol CO2摩尔分数条件下,响叶杨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PAR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Pn=-1.0×10-5x2PAR+0.030 3xPAR-1.103 1,相关系数可达0.988 2;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515 μmol/(m2·s)、55 μmol/(m2·s)和0045;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yTr=0.002 6xPAR+7.153 2,相关系数为0.878 6;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PAR间回归方程为:yWUE=-1.0×10-6x2PAR+0.003 5xPAR-0.093 3,相关系数为0.949 3。(2)PAR为1 000 μmol/(m2·s)的条件下,Pn与CO2摩尔分数(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yPn=2.0×10-5x2CO2+0.047 2xCO2-2.852 3,相关系数为0.950 2,CO2饱和点、补偿点及羧化速率分别为1 180 μmol/mol、64 μmol/mol和0.058,但随cCO2增加Tr呈无规则变化,且两者无明显的相关关系;WUE与cCO2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WUE=3.0×10-6x2CO2+0.007 2xCO2-0.450 4,相关系数为0.926 3。 相似文献
8.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几种常见植物( 如枫香、樟树等) 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抑制作用, 从中筛选出几种抑菌杀菌作用较好的植物, 对其抑菌杀菌效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樟树、枫香、海桐等几种植物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较好. 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选择杀菌作用强的树种作为城市的绿化树种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