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工合成H2O及NaCl-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低温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培  丁俊英  饶冰 《科学通报》2006,51(9):1073-1078
盐水化合物低温时具有特征的拉曼光谱, 已有实验证明这种拉曼光谱适合于判定标准溶液的溶质性质. 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作为天然包裹体的参照物, 可以被用来验证许多涉及流体包裹体的假设的有效性, 也是检验激光拉曼法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溶质性质可行性的关键. 本文采用Sterner和Bodnar提出的方法, 在50/100 MPa, 500~600℃范围内合成了纯H2O体系和NaCl含量为5.12, 9.06, 16.6, 25wt%的NaCl-H2O体系的流体包裹体. 联合使用冷热台和激光拉曼探针, 在低温(-180℃)时原位测定采集了冰及水石盐(NaCl·2H2O)的拉曼光谱. 研究表明合成包裹体的盐水化合物(NaCl·2H2O)具有特定的拉曼光谱, 可以做为鉴定自然界水-盐体系包裹体中NaCl存在的标准. 包裹体中的水在冷冻后以结晶冰的形式出现, 而不是以非晶质的固体(水玻璃)形式出现. 初次冷冻后采集的原位拉曼谱显示了明显的冰峰(3098 cm-1), 但没有典型的水石盐拉曼谱峰出现. 随着温度的升高, 在-40~-22℃温度区间观察到明显的相变, 其代表了水石盐的结晶事件而不是熔化事件, 对低于NaCl-H2O体系低共熔点(-20.8℃)的相转变温度的解释应该慎重. 盐水化合物的拉曼谱与冰的拉曼谱的相对强度及截面之比, 指示出流体包裹体盐度的相对大小. 水石盐的3423 cm-1峰与冰峰(3098 cm-1)的峰高、峰的截面积之比是获得NaCl-H2O体系盐度信息的比较理想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376铀矿床的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研究的376铀矿床位于雪峰期M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成矿时代属加里东晚期。根据Rb—Sr,U—Pb和K—Ar同位素年龄以及氧、铅和硫稳定同位素资料,并结合矿区的地质特征,笔者认为:成矿溶液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M岩体,部分来源于变质沉积岩;矿床的形成与加里东晚期变质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黄玉云英岩成因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熊小林  朱金初  饶冰 《科学通报》1996,41(10):917-919
传统观念认为,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黄玉云英岩则是典型的交代蚀变岩.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表明,产于Ta,Nb矿化富F钠长花岗岩顶部的似层状黄玉云英岩具有岩浆成因特征.本文将通过100MPa,6%F含量条件下钠长花岗岩-H_2O-HF体系熔化结晶实验来论证黄玉云英岩岩浆成因的可能性.1 实验方法实验在RQV-快速淬火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上完成,实验压力为100MPa,温度为840~500℃,温压的测量误差分别为±3℃和±3MPa.实验试样为湖南香花铺钠长花岗岩,化学组成见表1.根据黄玉云英岩含F4%~7%,选择体系F含量6%和固液比(即试样粉末:HF溶液)=4:1(重量比)进行实验,实验初始物按上述比例装入黄金管,焊前焊后,实验前后均通过称量法检查焊封质量.所有实验均在液相线之上840℃恒温24h,产生均一含F和H_2O的熔体,然后  相似文献   
4.
碱性长石结晶动力学的高温高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春  朱金初  饶冰  赖鸣远  金章东 《科学通报》2000,45(16):1767-1771
花岗岩-NaF-H2O体系中碱性长石结晶动力学的实验研究证明:在碱性长石结晶过程中存在成核延滞,在700℃时延滞时间约18h,650℃时约6h;碱性长石的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都随结晶时间而变化,即它们在整个结晶过程中并非常数。提出把成核延滞时间引入到成核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计算公式中的新思路,并由此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成核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5.
德兴铜厂斑岩铜矿流体过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从德兴斑岩铜矿床中蚀变矿物、包裹体记录及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示踪成矿热液流体来源、演化过程及迁移途径。氧、锶同位素空间变化表明,虽然与铜厂斑岩铜矿成矿过程有关的热液流体至少有3种,包括高温岩浆流体、来自深部围岩的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岩浆流体。岩浆流体通过沸腾作用或不混溶作用而形成,它携带成矿物质从深部向上部及边部迁移、聚集,并在演化过程中引起围岩蚀变和金矿矿化。铜厂地区存在着两种不同成因的伊利石,热液成因的伊利石以1M型、结晶度较差的含膨胀层为特征,而沉积浅变质成因的伊利石以2M1型、结晶度完好和不含膨胀层为特征,而且前在空间上分布在离接触带不到2km的范围内,从而指示了热液流体活动的空间规模。Nd、Sr同位素在空间上的变化则表明,在成矿流体作用过程中,Nd同位素相对稳定,斑岩的εNd变化在-0.76--3.60范围内,表明岩浆系壳-幔混合来源。而Sr同位素初始比由斑岩体内部向围岩接触带则呈有规律升高带附近富集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赵劲松 《科学通报》1996,41(15):1413-1417
针对目前没有关于Ta,Nb,W的成矿作用与富F钠长花岗岩成因关系的统一认识和实验证据的缺乏,我们完成了本研究中所报道的实验.该研究之目的是借助于实验结果阐明Ta,Nb,W矿床的成因联系及它们矿化的可能机制。 1 实验初始物和实验方法 曾采用江西雅山天然富F的锂云母钠长花岗岩粉末,和硅酸四乙酯及高纯氧化物制备的凝胶作为初始物进行实验。这种凝胶分别含1%的Ta和Nb,以便容易用电子探针测定。锂云母钠长花岗岩的化学成分为(%):SiO_2 67.94,TiO_2 0.008,Al_2O_3 16.85,Fe_2O_3 0.07,FeO0.22,MnO 0.14,MgO 0.004,CaO 0.14,K_2O 2.51,Na_2O 6.15,H_2O 0.32,P 0.18,F 1.4,S 0.022,Nb_2O_5 0.027,Ta_2O_5 0.032,Li_2O 0.82,Rb_2O 0.24,Cs_2O 0.018。  相似文献   
7.
参照安徽省铜陵冬瓜山铜矿床成矿阶段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分别模拟了100MPa下450℃、350℃、250℃和150℃不同温度条件下黄铁矿——CuCl2盐水溶液反应过程,利用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谱(AES)表面测试技术,观察测试了实验前后黄铁矿表面形貌特征和化学成分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后的黄铁矿表面化学组成均发生显变化,普遍出现约50nm厚的富铜层,450℃、250℃和150℃反应温度下的黄铁矿表面出现多种含铜硫化物的新生物相.实验结果表明黄铁矿可以作为铜富集沉淀的地球化学障,这为研究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层状铜矿成矿规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粤北贵东岩体内基性岩脉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贵东花岗岩体内的基性岩脉研究结果表明,岩脉的锶、氧、硫同位素组成均一致显示幔源衍生物特征;岩脉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岩脉经历了较完全的结晶分异作用,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陆壳混染作用。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形成岩脉的岩浆来自起源于地幔深处并侵位于地壳浅部(<15Km)的二次岩浆房,岩浆在这里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在其随后的上升侵位过程中经受了陆壳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