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以RNGk-ε湍流模型和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旋转带蒸馏设备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考虑了旋转带的结构因素.结果表明,无开孔的旋转带在高速转动时,设备内的流体会产生界面分离现象,不利于气液两相的密切接触.而有开孔的旋转带在高速旋转时,会有效地改善流体界面的分离,而且气液两相的湍动程度更大,这些现象将有利于气液两相的传质.同时,比较了开孔位置和孔径大小对改善气液界面分离的影响.模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旋转带蒸馏设备的结构优化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乙酰氨基苯乙酸乙酯同分异构体的分子蒸馏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满足对乙酰氨基苯乙酸乙酯后续结晶分离工艺的需要,将分子蒸馏技术首次应用于同分异构体的预分离.考察了预热温度、蒸馏温度、操作压力和操作级数等工艺参数对两组分相对含量和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苯乙酸乙酯预分离的适宜条件为:预热温度50℃,蒸馏温度90℃,操作压力2.0Pa进料速率80~100mL/h,经4级分子蒸馏操作即可将同分异构体中两组分的质量比由0.948降低到0.405,分离效率为0.392.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学测量法对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中蒸发壁面上液膜的连续性和液膜厚度进行测量.根据蒸发器壁面上液膜分布对导电性的影响,通过对电压信号的分析,总结出判断壁面液膜连续性的判据:各点的电压必须非零且分布均匀;波动较大.根据液膜厚度与导电溶液电阻值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壁面上液膜的平均厚度在0.01,mm数量级;使用响应曲面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并验证了液膜厚度的二阶经验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提高进料速度和转子转速有利于改善壁面上液膜的连续性,而且在不同进料速度下,影响液膜厚度的主要因素不同.研究结果为设计和使用刮膜式分子蒸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CFD模拟软件FLUENT6.2对刮膜式分子蒸馏设备内部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设备内部蒸发器建立三维模型,考察了进料速度、转子转速和物料黏度三个因素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进料速度的增大会加剧沟流现象,处理高黏度的物料会导致滞留区的产生,而转子转速则对停留时间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此外,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以停留时间分布的无因次方差σθ2作为判定指标,研究各因素对流动状态的影响作用,发现物料黏度和转子转速取较大值时,物料在蒸发器内的流动更接近全混流,流动状况和分离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刮膜式分子蒸发器上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及质量分数分别为50%、70%的丙三醇-水溶液为介质,采用脉冲示踪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刮膜式分子蒸馏器上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RTD)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进料速率、转子转速及物料黏度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停留时间随着进料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进料速率增大时,分子蒸发器上的液膜混合程度也随之增强;随着转子转速增大,停留时间先增大,当达到一定转速后,停留时间反而减小;停留时间随物料黏度的增大而增大,液膜轴向返混程度也随之增强.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采用2种不同的组合流动模型对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进行描述,经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可知,模型2(2个N级全混流串联模型进行并联,其中一个区域中每个全混流模型分别与一个平推流区域进行交换)在实验条件下较为适用,模型的模拟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民用飞机构型基线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型基线是构型管理和构型标识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制造,试验,采购,维护等各项工作的共同基础。对于特定项目来说,构型基线的建立是一个双刃剑,若基线设置的过多,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管理工作,进而延长项目周期,增加管理成本;而若基线设置的过少,则会产生管理的空窗,带来管理混乱状态失控的风险,此时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本文从基线建立的主要目的出发,研完了国内外标准中对基线建立的要求,分析了某些典型的实践经验,从理论结合实践提出了民用飞机构型基线规划和建立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半导体激光进行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13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照射前PCD为(5.47±3.65)%,第一次照射后为(7.1±3.16)%,第五次照射后为(16.71±9.5)%.两者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VOF方法模拟了气液并流垂直液膜流动.将平均液膜厚度数据与文献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考察了气、液相雷诺数和壁面剪切力对液膜流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截面液膜厚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且比较了液膜波动与壁面剪切力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液膜的流动形态在不同高度处主要有滴状流、层流、层流-湍流和波状湍流,可划分为入口段、发展段和稳定段3个区域;波形低谷值对应剪切力的高峰值,大振幅波的高峰值对应剪切力的低谷值,但由于液膜波动的随机性以及波的叠加,并不是所有的剪切力高峰都与液膜波谷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旅游需求分析对于促进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旅游行业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旅游市场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灰色系统。本文针对旅游需求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元数学预测模型GM(1,N),合理分析诸多因素对旅游需求的综合影响,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同时,以北京地区旅游需求发展为例,根据北京市旅游局等的历年旅游统计数据,确定影响游客人数的因素并对其合理量化,应用GM(1,N)模型对该地的旅游需求进行预测,并通过残差检验、后残差检验等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该模型应用范围广泛,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静脉瓣存在于静脉血管中,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血液逆流.结合血栓形成的要素,预测静脉中易于形成血栓的位置,并且研究血栓对静脉瓣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Fluent 19.0软件,建立静脉血管模型,在静脉瓣不同张开程度、血液不同来流速度和血液不同黏度下进行研究.得出静脉瓣窦区域中的血流会生成漩涡,并且窦区域为血流低速区和低剪切力区,静脉瓣张开程度增加、血液来流速度下降和血液黏度增加都会使静脉中低速区的血流速度更缓慢.血栓通过静脉瓣时,静脉瓣张开程度减小、血液来流速度增加以及血液黏度增加,都会使得血栓对瓣膜的剪切力增大.结果表明,在血液低流速、高黏度的状态下,窦区域的血流环境可能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血栓会对静脉瓣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损伤程度随着静脉瓣张开程度的减小、血液来流速度的增加和血液黏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