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茶学专业《茶树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经验总结,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还采用了网络平台建设、增强科研实力等措施,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改变了实验实习教学的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时效童华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关系,脱不了孩童的好动,又保持着孩童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注意力比小学时加强了,能较长时间地集中于他们要完成的工...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研究现状.对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种类、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研究方法以及糖苷与茶叶香气形成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绿茶冲泡过程中咖啡碱的转移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模拟中国绿茶消费者的泡饮方式,研究在冲泡过程中液料比、茶汤剩余百分比、加水温度、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这5个因素对咖啡碱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冲泡次数外,加水温度对咖啡碱的溶出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液料比和茶汤剩余百分比,冲泡时间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90℃,液料比和茶汤剩余百分比为55∶1和30%时,咖啡碱溶出量最多;但无论用哪种冲泡方法进行冲泡,当冲泡4次时,咖啡碱溶出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茶叶审评与检验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改革的需要,设计开发了基于JQuery EasyUI和Microsoft AJAX的Web茶叶感官审评辅助实验教学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开发理念、基本框架、软件内容及其功能模块;展示了该系统在茶叶审评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本软件系统包括品茶计划、品茶参数、品茶结果、结果查看4个功能模块,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访问和人机对话.使用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界面清新友好、操作简单易懂,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扩充,为茶叶审评与检验实验的高效学习和掌握提供了便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茶树栽培学》课程的特点,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将实践教学与季节性、阶段性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为我国的茶叶生产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茶叶加工学"是一门专业应用性能力培养课程,也是茶学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当前创新创业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对"茶叶加工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背景下"茶叶加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通过改革措施的实施,探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新教学模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四川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两个四川工夫红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34种香气组分,包括醇类、醛类、烯烃类、酯类、酸类、酮类、苯酚类化合物,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均占66%左右,以反-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甲醛、苯乙醛、苯甲醇、反-2-己烯醛等化合物为主体特征,是决定川红特殊香型的重要组分,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可能是川红桔香特征的关键组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