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沉积岩石微相与成岩储集相叠加法对胜坨油田沙二段1^4,2^3小层进行了岩石物理相分类及储集层综合评价,并研究了储层孔隙网络非均质性,岩石物理相带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4小层岩石物理相可划分为6类;2^3小层可划分为5类。各类岩石物理相之间的储集性能有明显差异。对特高含水期不同岩石物理相带的剩余油分布的分析表明,1^4小层的第4类和2^3小层的第3类岩石物理相带的剩余油饱和度最高,说明在相同成因的储集层中,中等物性的岩古物理相带的非均质现象较严重,其剩余油较富集,因而在此相带布井采油,油井含水率比同期老井降低13.1%,这进一步说明用岩石物理相来预测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沉积岩石微相与成岩储集相叠加法对胜坨油田沙二段 14,2 3 小层进行了岩石物理相分类及储集层综合评价 ,并研究了储层孔隙网络非均质性、岩石物理相带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14小层岩石物理相可划分为 6类 ;2 3 小层可划分为 5类。各类岩石物理相之间的储集性能有明显差别。对特高含水期不同岩石物理相带的剩余油分布的分析表明 ,14小层的第 4类和 2 3 小层的第 3类岩石物理相带的剩余油饱和度最高 ,说明在相同成因的储集层中 ,中等物性的岩石物理相带的非均质现象较严重 ,其剩余油较富集 ,因而在此相带布井采油 ,油井含水率比同期老井降低 13.1% ,这进一步说明用岩石物理相来预测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以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曲流河储层,按复合曲流带、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4个层次进行模式拟合,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基于实际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曲流带(平面相变、层间干扰等)、单一曲流带(层内韵律、废弃河道遮挡)似及点坝内部侧积体(侧积层遮挡)3种不同规模储层构型及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单井上侧积层厚度为0.2~0.8 m,空间上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分布,倾角为5°~10°,可延伸至河道砂体的2/3左右;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较高,检查井11J11的剩余油饱和度资料较好地验证了油藏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采用在注采井之间靠近点坝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可有效挖潜曲流河点坝内部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以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曲流河储层,按复合曲流带、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4个层次进行模式拟合,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基于实际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曲流带(平面相变、层间干扰等)、单一曲流带(层内韵律、废弃河道遮挡)似及点坝内部侧积体(侧积层遮挡)3种不同规模储层构型及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单井上侧积层厚度为0.2~0.8 m,空间上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分布,倾角为5°~10°,可延伸至河道砂体的2/3左右;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较高,检查井11J11的剩余油饱和度资料较好地验证了油藏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采用在注采井之间靠近点坝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可有效挖潜曲流河点坝内部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5.
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胜利油田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求准油层油水饱和度是寻找剩余油和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和难点。但是目前较准确的密闭取心所测得的油水饱和度与实际地层条件下的饱和度也存在较大的误差。通过密闭取心影响油水饱和度的因素分析和定量计算各种影响饱和度的地质和开发因素,把排出液量按渗流力学原理进行分配,克服了微间隙的影响。通过测量流体黏度和相渗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了地层条件下的饱和度数据,使地层的驱油效率计算趋于合理。其理论模型具备通用性,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可推广性,在现场试验和实际计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