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8篇
系统科学   68篇
丛书文集   95篇
教育与普及   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68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构成人体中最庞大的膜蛋白家族,也是最重要的一类药物靶 标。随着GPCR结构解析技术的突破,目前已破解八十余个受体的400多个结构,揭示出GPCR复杂多样的配体结合模式和 跨膜信号转导机制。近年来,残基相互作用计算已实现对GPCR构象变化的精细描述,揭示出A家族GPCR存在共同的激活 机制。文章简要回顾GPCR激活机制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并对A家族GPCR共同激活机制如何推动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评价破坏性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盐池地区长8致密储层孔隙度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的过程,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定点统计及公式计算等手段对各成岩阶段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合长8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组构演化及定量化结果的分析,证实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黏土矿物充填为长8致密储层所经历的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20.92%;胶结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8.52%,仅碳酸盐胶结造成孔隙度损失就占4.33%;绿泥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54%,而高岭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43%。综合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过程,认为以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和绿泥石胶结作用为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同生期及早成岩A期,孔隙度下降了15%;至早成岩B期,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使孔隙度下降13.39%;进入中成岩A期,以晚期的(含)铁方解石、自生石英及高岭石充填等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得孔隙度最终降低至8.24%(算入了溶蚀及构造破裂作用的增孔)。  相似文献   
3.
用添加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 )的前驱体溶液,通过水热合成法,在260℃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YBO3:Eu3+样品。当前驱体溶液的pH值从5到10的范围变化时,所制备的样品表现出丰富的形貌,包括鼓状、片状、六面体状、六角状和花状颗粒,这是由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官能团与前驱体溶液中不同形式 HBO3的协同效应所致。发光测量结果表明p H=9和10的样品的红/橙(R/O )比提高了,表现出更好的色纯度,这归因于晶界或颗粒表面的E u3+具有较低的局部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油茶中的多酚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以油茶枯为原料,经石油醚脱脂、乙醇提取、2次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得到2个多酚化合物山奈酚-3-O-[2-O-β-D-半乳糖-6-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苷(1)和山奈酚-3-O-[2-O-β-D-木糖-6-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2),并采用MTT法检测多酚化合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作用;利用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油茶多酚1,2及混合物3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多酚化合物1、2及其混合物3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毒性不大,且均能抑制TNF-α、NO、i NOS的表达释放,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聚酰胺-胺(PAMAM)型树枝状大分子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的聚合物,其不但内部具有空腔,而且表面有大量可供修饰的官能团,可以通过聚乙二醇化、乙酰化、糖基化和氨基酸等官能团化的表面修饰,来中和其表面的阳离子电荷并改善其树枝状大分子的生物相容性,也可与药物、质粒DNA、寡核苷酸和抗体等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与传统的线性高分子相比,PAMAM树枝状聚合物具有生物降解性、非免疫原性和多功能性等优点,是促进其在药物递送、转染、肿瘤治疗以及具有高度精确度和选择性的诊断应用中的关键因素.PAMAM树枝状聚合物在医学领域、膜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该聚合物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诊断成像、光动力学治疗和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等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建筑照明专业参与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同平台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DIALux evo 8.2和ElumTools 2019.07是目前仅有的参与BIM技术的室内照明仿真模拟软件。采用CI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发布的CIE 171:2006—test case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lighting computer programs的5.2至5.8测试用例,通过验证这2款软件的计算精度,分析得出软件性能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在计算点光源直接照度、面光源直接照度以及光通量守恒性能这3个方面,2款软件均具有较高精度;计算大面积漫反射、遇遮挡和不同反射率这3种情况的间接照度时,DIALux evo 8.2计算精度优于ElumTools 2019.07;计算小面积漫反射的间接照度精度时,ElumTools 2019.07计算精度优于DIALux evo 8.2;计算定向透射性能时,这2款软件精度均比较低。进一步分析得出:核心算法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2款软件信息交换均存在一定缺陷。因此,采用光子映射算法,创建建筑与照明全信息交换接口将成为未来基于BIM技术的室内照明仿真模拟软件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五味子酚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五味子酚药物组(30、100 mg/kg,ip)。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给药2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五味子酚能明显缩短痴呆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和游泳路程。结论:五味子酚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彩色激光打印文件上的跟踪暗码鉴别打印机的品牌、型号、机台已作为一种新的鉴别方法为更多的文检人员所接受。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是将文件放大到足够倍数,对局部的跟踪暗码图形的点阵规律进行分析,尚未见有对A4文件上跟踪暗码进行整体显现和分析的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使用UV-CS高清扫描式文检仪对A4文件进行整幅扫描,并利用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软件对扫描获取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实现A4彩色激光打印文件跟踪暗码整幅扫描的目的,试图为利用跟踪暗码鉴别彩色激光打印机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9.
项目评审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项目评审平台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易扩展、自适应的系统架构和数据模型,实现了基于FlexPaper的项目申请书在线阅读和基于树结构的项目评审标准指标体系的灵活定制,不仅能满足项目评审业务处理的信息化,也提供了更具有通用性的项目申请和评审功能,是高校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对高校整合资源、建设通用型信息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裂缝性气藏中孔隙介质包括压裂裂缝、天然裂缝及基质孔隙。考虑裂缝与基质间的物质交换,建立了考虑压裂裂缝的多重孔隙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研制了裂缝性气藏压裂后生产动态模拟器。根据库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综合量化分类,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压裂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裂缝系统连通差、发育差的气藏,压裂后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统计分析了裂缝参数与渗透率的关系,裂缝密度与测试渗透率相关性好,给出了裂缝密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渗透率地质模型。结合裂缝性砂岩气藏压裂井生产动态模拟器,通过拟合试采压力校正渗透率,打破了关井测试计算地层渗透率的传统做法。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和渗透率地质模型是合理的,试采压力拟合精度高,校正渗透率准确且误差较小,为油田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