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对2008年8月25日上海一次特大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3.1.1,WRFV3)、日本气象厅20 km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等模拟了2008年8月25日上海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并研究了城市化对这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RFV3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上海0825暴雨的主要分布特征,强降水中心以及暴雨随时间变化趋势;上海城市化使得这次暴雨过程在城市中心区域和迎风区降雨增强,城市背风区降雨减少;而城市化引起的陆面粗糙度等变化的动力作用对城市地区低层风场产生阻挡,使得城市迎风区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水汽增多,是造成城市迎风区降雨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地层风能蕴量是随着大气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殊物理量,研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气候变化与分布特征,对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选取全国186个地面站在1960-1999年共40年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采用了分段线性拟合、变化速率计算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年平均风速进行了趋势分析,又通过对逐年的平均风能密度做REOF分解,提取了具有不同风能变化型态的7个显著区域,探讨了风能资源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逐年平均风速呈现"冬春大、夏秋小"型,40年来各季和全年的年平均风速、风能密度均是显著减弱的,在70年代中前期之后出现显著的持续下降趋势;北方区、东北区、东部沿海区的风能资源相对最为丰富,变化幅度也最大,中部区风能资源最为贫乏,变化幅度最小.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与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系统的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气候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对流层大气化学模式,并实现两的双向反馈连接,利用该模式系统模拟中国地区对流层大气臭氧和区域气候,发现东亚季风是影响中国地区对流层大气臭氧分布的重要原因,并且对流层臭氧分布局域性较为明显。模拟也得到了模拟区域气候的四个典型月特征,并与分析资料对比验证了所得结果。此外利用大气化学模式计算的臭氧反馈到区域气候模型中,模拟对流层臭氧增加背景下。模拟区域内晴空辐射强迫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SWAT模型和RegCM3模式预测A1B情景下黄河源区未来的径流变化趋势。构建了黄河源区SWAT模型,采用2000—2005年和2006—2008年逐日气温、降水、流量等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率定期纳西效率系数为0.86、相关系数为0.83,验证期纳西效率系数为0.89、相关系数为0.86,模拟效果好。评价RegCM3模式对黄河源区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气温和降水的模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模拟效果令人满意。采用RegCM3模式预测的A1B情景下未来气候信息经系统校正和插值处理后,驱动所构建的SWAT模型模拟了黄河源区2010—2098年的径流系列,预估了黄河源区未来的径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径流系列在2010—2098年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在2010—2039年、2040—2069年和2070—2098年3个时期呈减—增—减的交替变化趋势,其中2010—2039年和2040—2069年变化趋势不显著,2070—2098年呈显著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极端降水过程频数时空变化的季节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我国586个气象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在对每个站点极端降水过程阈值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近45年我国年和各季极端降水过程频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年和季节极端降水过程频数主要为趋势性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趋势性变化差异显著,极端降水量在降水总量的趋势变化中占主导地位 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北部和西南地区西部年极端降水过程频数呈现趋势性增加,而我国华北等地区呈现趋势性减少,并且主要反映的是夏季的特征 年和季节极端降水过程频数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我国各季极端降水过程时空变化异常型明显不同,但与极端日降水的时空变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将一个区域气候模式和一个水模型耦合,模拟研究了降水及入渗能力非匀性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陆面气候的模拟对两种非均匀性是敏感的,特别是入渗能力非匀性考虑后,较大地提高了我国湿润地区的径流比,与实际观测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7.
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地气通量计算方案的一个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原有的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对地表通量的计算基于简单的经验公式,这个计算是十分粗略的.而地气通量对各个气象要素的模拟都很重要,如动量通量会影响大气中的风速分布,热量通量会影响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而改变大气的层结稳定度,水汽通量则会改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和潜热,因而改进地气通量的计算精度是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地-气间通量计算的精度,在模式中增加稳定度的分类,将近地层稳定度分为5类,用中尺度气候模式RIEMS,分别对短期和中期模拟作了对比实验.经过比较和分析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增加稳定度的分类以后,模拟的各个气象要素场都较原来的有了改善.  相似文献   
8.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尺度模式MM5(V3)对1998年南海(SCS)夏季风爆前后低纬环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共做了2个数值试验,分别是固定海温试验和日平均海温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海温强迫下,模式系统都能模拟出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区域环流的演变特征,并且进一步证实5月21日是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日。日平均海温强迫模拟的降水中心位置和实况更接近,而两种海温强迫对环流和降水影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中尺度特征的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背景下江苏气候局地响应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通过对1961-2000年江苏地区13个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资料的分析发现,江苏地区气候的响应存在两个基本特征.其一表现为该区域气候年代际变异存在着明显的3个阶段,1968年左右前的降温期,伴随着总云量(低云量)的增加、总辐射减少和大气水汽表征量的减少;在谮1968-1986年左右的转型耦合期,气候变异不明显;1986年以及其后的增温期,伴随着总云量(低云量)的减少、总辐射增加以及大气水汽表征量的增加.第二个基本特征则为,在上述降温-减湿/增温-增湿期,明显对应着降水减少/增加时期,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对应关系是由于湿热涡旋效应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0.
考虑区域气候模式中诸物理过程的多种参数化方案的相互影响,对MM5v3模式中3个物理过程设计了16组不同参数化方案的组合试验.用1997和1998年6~8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了东亚的区域气候模拟.经检验、分析和比较各组合方案在东亚区域的模拟能力,发现MM5v3模式能适合对东亚地区的区域气候模拟;当用MM5V3作东亚区域气候模拟时,Kain-Fritsch积云参数化方案、OSU LSM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与CCM2辐射参数化方案的组合更为合理.这些结果对于发展适合我国的新一代区域气候模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