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我们在台湾海峡福建沿岸硅藻研究的过程中,找到30种和变种的双壁藻,其中发现1新种、1.新变种(Diploneis lianjiangensis sp.nov.和D.gorjanovici var.majorvar.nov.),21种,变种是我国的新记录。现将新种和新记录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在控制氮营养条件下,探索中华半管藻休眠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当培养液中氮含量降到0.5μmol以下时,该藻形成休眠孢子,最快形成速度为24h;在氮营养充足条件下,孢子在32h开始萌发,48h可萌发成为新的营养细胞;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是无性过程;孢子在低温和暗中保存2个月,存活率仅30%。以上结果显示,孢子具有抗逆境继续生存和随时萌发转入营养生长的双重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台湾海峡福建沿海硅藻时,发现垂纹三角藻Triceratium perpendiculareSp.nov.,厚双眉藻间纹变种Amphora crasse var.interrupta var.nov.,细条卵形藻Cocconeis tenuistrata sp.nov.,和盾卵形藻易变变种Cocconcis scutellum var.  相似文献   
4.
浮动弯角藻有性生殖和生殖生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浮动弯角藻卵配生殖中发现两种特殊的形态发生;糖原孢囊里形成一个长椭圆形薄膜和原初细胞由复大孢子变形产生。在有性细胞大小范内常发生分段生殖和由此产生两次细胞复大现象。在低温(12℃)低光(1000 1x)和22.5‰盐度条件下,该藻呈最适的性化效应。  相似文献   
5.
紧密角管藻的两种类型休眠孢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厦门近岸分离的紧密角管藻(CC13纯系),在氮限制培养下,首次发现在硅藻生活史中同时出现无性和有性形成两种类型休眠孢子的特殊现象,无性产生的休眠孢子是在孢子母细胞中成对形成,有性产生的休眠孢子是在复大孢子里单个形成.两类休眠孢子的形态有相似之处,亦有区别,无性产生的休眠孢子其形成速度和萌发速度均比有性的快速,而寿命却较短.介质中氮贫乏是该藻形成休眠孢子的必要条件;两类休眠孢子形态上和生理上的差别与不同的生殖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华盒形藻有性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中华盒形藻有性生殖中,雌雄性的分化分别在39—78μm宽度的细胞中产生.雌雄配子形成在早晨5-6时开始,14-20时进行减数分裂,22时形成精子,卵子同时成熟.受精多数在午夜之前进行.合子经过复大孢子萌发阶段发育成为新子代复大细胞,细胞宽度增大3.8—5.5倍.在温度20—24℃和光强度4500—5000lx条件下,雄配子发生全程一般需要15h,而合子萌发成为新子代复大细胞通常要经历12h以上时间.  相似文献   
7.
1982年7月在厦门集美采到一种辐节藻属的硅藻,经微细构造观察它是这个属的一个尚未被描述过的新种——集美辐节藻。  相似文献   
8.
中华半管藻繁殖生物学研究:Ⅳ.有性生殖与生殖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半管藻有性生殖是一个卵配过程,在培养种群细胞宽4 ̄50μm时,性细胞在4 ̄30μm宽的细胞中产生。精子发生过程较为罕见,精原孢囊形成合胞体,每个孢囊产生32或64个精子,复大后藻细胞最大宽度可增至12.5倍。整个生殖过程需经历一周左右,在弱光.短日照与正常盐度获得最高性分化率。  相似文献   
9.
从厦门沿岸分离高盒形藻,培养观察其有性生殖发生.该藻在光诱导下每天发生一次性分化,每次持续4h.从海区采样观察和实验室培养,性分化在62μm以下宽度的细胞中发生.每个精原孢囊产生128个单鞭毛精子,精子生活19h之后存活率大大下降,每个卵囊形成成对的卵子,精子和卵子几乎同步发生.结果表明,该藻可能存在小型和中型细胞分段发生性化和两次细胞复大现象.生殖中呈现的相似和相异特征,显示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霍氏半管藻配子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厦门近岸分离的霍氏半管藻,在室内培养条件下观察其配子形成和光对配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藻配子形成在7~26μm宽度的细胞中;少数雄配子发育过程经历四鞭毛体阶段;光强度110μEin/m2·s和光周期16h条件下呈最强性化反应,且雄性分化均高于雌性.从而得出,四鞭毛体是胞质迟缓分裂的结果;性分化发生与细胞大小密切相关;性化强度又与光强度呈正相关,短光照和长光照都不利于性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