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泰安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997年刊载论文的引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对其引文量、文献类型、语种分布、时间分布、文献半衰期,自引率等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报》引文的多数统计指标与国内外相应指标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据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常压下磁场对合成氨催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磁场对常压下合成氨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到了有关反应速率及转化率的变化规律,并改变磁场强度,找到了最佳场强范围,进而明确指出这种磁场效应源于磁场对合成氨催化剂的影响,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象其他高等植物一样,水稻细胞的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它的各种遗传信息.可过去大多水稻遗传方面的工作研究的是核基因组,而较少研究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是重要的能量转换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不但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全部成分,而且具有能表达它们的遗传信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对昆虫NPV-DNA的研究已有报导,如1965年Onodera等人从家蚕NPV中分离出活性的DNA,它的分子量是2.2×10~6道尔顿,在超离心和柱层析中都只有一个组分。以后Kok等人用酚和去污剂分离NPV-DNA,得到了沉降常数分别为14、45、61、94、140的五种DNA组分,最大的分子量为1.17×10~8道尔顿(DNA链的长度为45.2毫微米)。Shvedchikova等人认为NPV-DNA分子中的某些部分特别易切断,因此分离而得的DNA是包含切断的和完整的DNA分子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些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本文主要对棉铃虫NPV-DNK进行了提取及分级分离的研究,分析讨论了各研究者所得NPV-DNA组分不均一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棉子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在甜菜储藏过程中含量逐渐增加。在以甜菜为原料的制糖工业中棉子糖的存在妨碍蔗糖结晶。文献报导用微生物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处理甜菜糖蜜水解棉子糖,可以提高蔗糖得率和结晶的质量。不少真菌和细菌能产生α-半乳糖苷酶,例如赤色被包霉、红曲霉、杜邦青霉菌、泡盛酒曲霉、大肠杆菌、脂肪嗜热芽孢杆菌、卡尔斯伯酵母菌以及我国黑龙江应用微生物研  相似文献   
6.
虾壳经盐酸和氢氧化钠处理,高锰酸钾漂白,制得几丁质,几丁质经50%NaOH处理,获得脱乙酰几丁质,制得的脱乙酰几丁质能溶于3%醋酸中。植物离体叶片经不同浓度脱乙酰几丁质处理,用电导法和染料结合法,分别测定细胞中电解质和蛋白质的外渗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脱乙酰几丁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脱乙酰几丁质能使多种植物电解质的外渗量增加,脱乙酰几丁质的浓度愈大,处理的时间愈长,则外渗量增加愈显著。易染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比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叶片电解质的外渗量增加。外渗量的增加与脱乙酰几丁质的浓度及处理的时间有关。叶片中蛋白质的外渗与电解质的外渗情况相似,易染病的品种比抗病的品种,蛋白质的外渗量增加70%-80%。脱乙酰几丁质处理,使抗病品种叶片中脱乙酰几丁酶的活性增加40%-60%。在同样条件下,不抗病品种酶的活性变化不大。文中对所得结果与植物抗病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叶片的蛋白抽提液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50柱层析以及浓缩透析等步骤,分别得到核酮糖-1,5-二磷酸羟化酶(简称Rubisco)的结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酶标抗体技术鉴定证实为Rubisco.用IEF-PAGE方法分析这2种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Rubisco 大小亚基,发现其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用Faraday磁天平研究了77K附近YBCO超导体的磁学性质,表明实验制得的样品类似于第Ⅱ类超导体,并且在转变温度以上遵循Curie-Weiss定律。该样品的T_o为87.4K,转变宽度为3.1K。样品的组成、烧结和冷却条件等对超导特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甘草属(Glycyrrhiza linon)的7个种及2个变种(甘草、无腺毛甘草(变种)、光果甘草、腺甘草(变种)、胀果甘草、科氏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和刺果甘草)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而各种间的酶谱具有明显差异,2个变种和原种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前人对甘草属种闻的分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