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螺旋藻产业发展与产品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世界螺旋藻产业在人类保健食品,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饲料,医药,化妆品与精细化工,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与应用现状,总结了我国螺旋藻产业在过去10年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了螺旋藻产业发展与产品开发亟待解决的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采收。  相似文献   
2.
华南主要蔬菜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华南地区52种主要蔬菜,分析其原汁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SOD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蔬菜类型和品种不同,其原汁的抗氧化作用差异较大,在所比较的11种蔬菜类型中,以野生蔬菜类原汁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薯芋类和根菜类活性最低,一部分蔬菜的抗氧化作用与其SOD活性呈现一致性,有些蔬菜的则与其维生素C含量呈现一致性,蔬菜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既可能表现为以SOD为物质基础的酶促反应形式,也可能是以维生素C为物质基础的非酶反应形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光谱扫描法定性定量研究了六种花茶对羟自由基(o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桂花茶、复合花茶、绿茶和芍药花茶的保护作用要优于红玫瑰花茶和金莲花茶,且各花茶的保护作用在0~1mg/mL范围内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4.
芒果( Mangif era indica Linn. )热处理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化学药剂在果实保鲜上的应用已经并将进一步减少,热处理等物理与生物方法将成为重要的替代手段。本研究探讨50 ̄55℃、5min热浸配合打蜡处理芒果(品种:紫花芒)果实在低温与常温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1)单独热浸处理促进果皮颜色转黄,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尤以55℃、5min热浸处理后常温贮藏的效果最明显(表1);单独热浸处理抑制果皮病斑的发生与发展,降低果实腐烂,但以52 ̄55℃、5m  相似文献   
5.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玫瑰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V/V)乙醇为溶剂、pH值为1、物料比(m/V)为1∶ 8、浸提温度60℃、时间为1 h.稳定性研究表明玫瑰花红色素对光和热敏感,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颜色;金属离子Na 、Zn2 、Ca2 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Cu2 使该色素颜色向黄色变化,而Fe3 则会使玫瑰花红色素的颜色发生较大的改变;玫瑰花红色素对还原剂Na2SO3较稳定,对氧化剂H2O2则很敏感.  相似文献   
6.
月季花瓣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两个切花月季品种花瓣的超微结构,花瓣上表面细胞均向外突起,突起的表面由条纹状皱褶构成,下表面由不规则的条纹状皱褶和腔构成,不同品种花瓣上下表面的形态结构差异明显,观察了瓶插过程中花瓣上下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光谱扫描法定性定量研究了6种花茶对羟自由基(·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桂花茶、复合花茶、绿茶和芍药花茶的保护作用要优于红玫瑰花茶和金莲花茶,且各花茶的保护作用在0~1 mg/mL范围内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8.
热水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品质与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热水处理‘全明星’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cv.All star)10min,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与颜色,减少腐烂率,降低果实贮藏早期的呼吸强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花青素、总酚和类黄酮的积累,增加氨基酸含量,降低贮藏后期果实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物含量。  相似文献   
9.
花卉的抗氧化作用与保健功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花卉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抗氧化活性成分、抗氧化功效测定方法与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标记突变技术,从真菌中找到79个致病基因。这些基因在侵染结构形成、细胞壁降解、克服和避免寄主的防卫反应、毒素产生、信号传递以及对寄主体内环境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陆续发现了一些具有其它功能的致病基因。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