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问题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于9月14日~18日在北京召开了扩大会议。除技术科学部委员外,还邀请了工业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中科委、计委和教委的负责同志作了报告。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们对我国技术科学发展远景及"七五"、"八五"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会议选择了八个课题作为第一批的调研和提供咨询的对象,计划在一年內提出较高科学性、现实性的研究报告。这里刊登的是部分专家学者在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区的水资源应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过境水。目前水利部门主要观测和评估地表水。地下水评估主要根据国土资源部观测资料,水利部门地下水观测站很少,而国土资源部观测目的不是为评估地下水资源,至于土壤水则很少观测,而我国广大旱地是靠土壤水生长作物的.我国有的科学家还要建土壤水库.关于过境水是由国家政府分配的,根据的原则也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4.
贵刊1998年第11期登载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等的文章“长江水灾的人为影响”,他们十分关心我国长江的洪水灾害。他们观察到的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比我国遥感测量出的洪水灾害要大得多,“公路、铁路、港口关闭,使货物、旅客交通中断”。事实上可能有局部的中断,但京广、京深等重要铁路没有中断;长江下游在大洪水时曾短期停航,但不像该文所描述的那样严重。美国密西西比河洪水也有类似的情况。今年长江流域有较大的洪水灾害,但长江下游大堤没有决口,洪灾不是长江上游来洪造成的。1954年长江分洪溃口的水量为1023…  相似文献   
5.
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用无穷元模拟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提出一种七节点超参无穷元用于模拟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的计算方法。文中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与公式,对其中衰减函数与无穷无边中节点位置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均布及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半无限弹性地基给出了数值结果;并与精确解作了比较。最后用这类模型计算了重力坝的地基应力分布,表明了它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与显著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0年第1期发表两篇教育方面的文章 :“试论教育机制中的单向制约关系”和“关于专业不对口的理性思考”。笔者在此作以下简要讨论。前文中说“教育决策权集中于中央的教育领导集团” ;“虽然在决定之前有较为广泛的征求意见行为 ,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封闭式的、集权式的行为”。实际上世界各国教育决策权都集中于中央的教育领导集团 ,这不应是问题。既然已广泛征求意见 ,最后还要决策 ,就不能简单地说仍是“封闭式的、集权式的行为”。文中说单向制约的教育活动 ,必然产生以下问题和负面影响。(1)“一种无视受教育者个性应有充…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科学、技术、工程的性质与相互关系以及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任务;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经济,振兴国家,指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技导报》编辑同志:读贵刊2005年第6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写的卷首寄语文章“明确国家科学基金战略定位,大力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特提出如下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3年第3期发表沈珠江院士的文章《地下水库耦合系统的组构及作用》 ,研讨了 :地下水库及其储水的优越性 ;开发地下水库需要配套工程 ,组构天然地下水库的耦合系统 ,地下水库耦合作用的重要性 ;南水北调中线提供地下调蓄的良好条件和场所。这些对海河流域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海河流域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很低 ,海河流域东部浅层地下水已干枯 ,深层地下水也将用完 ,海水入浸。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建议 :海河流域各河流过去蓄泄兼顾、以泄为主 ,应改为以蓄为主 ,常年洪水蓄在洼地和平原水库 ,补灌地下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