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的心理授权、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经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心理契约在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从而为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指明了万向.  相似文献   
2.
韩国的麻浦大桥曾经恶名昭著.因为自从大桥建成后,先后有几百个人从栏杆边飞身而下,命丧桥底。大家因此称这座桥为“自杀大桥”:认为它是不吉利的化身,附近的居民甚至宁愿绕远路,也不愿从这座大桥上经过。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也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此画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的名声,连属下都看不下去了,要求总督大人把这个画家抓起来,关进大牢严刑拷打.以张之洞当时的权力,抓个画家当然是小菜一碟,可是,他却选择了"退一步",居然自己掏腰包,把那幅闹得满城风雨的画给买了下来.此举让轻视他的画家佩服不已,从此对他毕恭毕敬,再没有诋毁之作传出.  相似文献   
4.
多重身份与多方成就是启功为人钦佩与称道之处,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教授、博导、清室后裔等等称谓一直环绕其身。然而作为一位世纪老人,他的乐观豁达远比  相似文献   
5.
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能.其尺寸的可调控性、病理环境响应性等物理化学行为,使得自组装纳米载体可以通过改进主动靶向、被动靶向、血液长循环等方面来提高药物递送能力.然而,相对于大量基础研究的投入,目前的临床转化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除了药物研发固有的高风险特征外,其主要原因还包括自组装纳米材料在体的稳定性、递送效率以及代谢毒性等问题.由此,我们从自然的自组装过程中得到启发,率先发展了活体自组装(in vivo self-assembly)的策略.它是指通过将外源性的分子引入到特定的生理和病理环境下,在细胞、组织甚至活体生物内进行自组装,形成可控的高级有序结构.通过调控其在复杂生物环境下时空可控的组装,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体内自组装纳米药物具有组装诱导滞留(assembly induced retention,AIR)效应,能够显著增强药物在靶点病灶部位的富集和滞留,增强递送效率,提高药物利用率,同时降低药物在肝肾部位的蓄积,降低了毒性副作用,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古代,人们似乎从不嫌弃做事太慢的,除了沙场战报,像快马加鞭送荔枝这类事情,只是特殊对象在特殊时期的表现。平常日子,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的典故倒是很多。在那时,"慢"是成事的基础,如果办事太快,反倒被人认为"浮躁""缺乏稳重"。而当今社会,"快"好像成了一切的基础,无论什么事情,"速度"永远是第一要素,慢了就会被对手赶上,被社会淘汰……"快"成为占得良机的成功要素。"快"的确可以提高速度,减少时间浪费,并带来最大程度的效益。经济社会里,效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企业中,谁的资金周转最快,谁的策略调整最快,谁  相似文献   
7.
最美的牵手     
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一对很有趣的小兄妹。那是两个外国小孩,男孩十岁的样子,上台时,手里牵着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大大的眼睛,像洋娃娃一样可爱。这样两个孩子,会表演什么好玩的节目呢?观众都很期待。男孩却说:只有我一个人表演,她什么都不会,就会捣乱。小女孩确实挺会捣乱,哥哥跳舞时,她也在旁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ALPHA导航差分修正数据、差分定位的概念,给出了差分修正及差分定位数学算法,并通过这些算法得到了差分修正数据,使ALPHA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与使用预测修正法时相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子装接技能训练》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这两门课程内容的研究,得出降低实训耗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麻浦大桥曾经恶名昭著,因为自从大桥建成后,先后有几百个人从栏杆边飞身而下,命丧桥底。大家因此称这座桥为"自杀大桥":认为它是不吉利的化身,附近的居民甚至宁愿绕远路,也不愿从这座大桥上经过。奇怪的是,就在大家谈麻浦大桥色变时,一位拾荒的老人却开始频繁地在大桥上出现。老人年龄很大了,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